2022-01-18 13:50发布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地表组成物质及气候水文条件都很复杂,地理景观多样,地表形态和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例如,纵横交织的山脉,把我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在其中;季风特色显著,大陆性气候控制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在气候和地貌的制约下,我国水系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外流流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所有这些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都从区域尺度上决定着我国整个生态环境格局。频繁、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庞大人口总量及分布极不均匀性,以及城市(镇)的发展迅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地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自然生态的失衡和破坏,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凸现,不少地区出现资源、环境双向恶化的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原地质矿产部以地质环境保护的职责,但全国环境地质状况家底不清,仅有少许、零星的认识,不深入也不系统,地质环境保护处于被动、从属的状态,当时刚成立的原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司决心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为此,从“八五”开始,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到“十五”末,我国首次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系统完成了以省(区、市)为单元的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累计完成调查面积950多万km2,基本覆盖了我国陆域范围,取得了丰富的、系统的、海量的环境地质信息资料,建立了全国环境地质评价体系(表1-2),查明了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基本现状(即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状态)。例如,我国盐渍化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区、华北平原地区、东北平原地区、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总面积约26.71万km2(李瑞敏等,2007),而且不同地区盐渍化程度差异很大,总体而言我国西部土地盐渍化比东部严重。为了汇总分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成果,专门立项开展了综合研究工作,总结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表1-3)。表1-2 全国环境地质评价体系续表表1-3 我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造成危害续表这项体现中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的工作,获得了系统的、最新的关于全国环境地质状况的重要国情数据,重点关注了经常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常常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的缓变性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巨大威胁的土地退化,以及地下水质异常及污染、海岸带变化、特殊不良岩土体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系统总结了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如岩土侵蚀部分重点参阅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张宗祜等,1994)、沙漠化部分重点参阅了《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王涛,2003)等等,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该项重要的环境地质国情调查工作,尚未包括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分布面积极其广泛的石漠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雪线后退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口密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等。关于石漠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雪线后退、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等问题,也有很多研究,但是或者正如“环境状况公报体系”一样缺乏地质学视野和指标,或者研究者仅着眼于单一的研究视角而缺乏综合性。其实,有关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如王涛等人对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王涛,2003)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唐克丽等对中国水土保持(唐克丽,2004)工作的系统总结等等。总之,针对上述所有环境地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均需要建立一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指导下一步环境地质或生态地质调查和监测工作,以科学推进环境地质保护和管理工作。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最多设置5个标签!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地表组成物质及气候水文条件都很复杂,地理景观多样,地表形态和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例如,纵横交织的山脉,把我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在其中;季风特色显著,大陆性气候控制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在气候和地貌的制约下,我国水系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外流流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所有这些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都从区域尺度上决定着我国整个生态环境格局。频繁、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庞大人口总量及分布极不均匀性,以及城市(镇)的发展迅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地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自然生态的失衡和破坏,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凸现,不少地区出现资源、环境双向恶化的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原地质矿产部以地质环境保护的职责,但全国环境地质状况家底不清,仅有少许、零星的认识,不深入也不系统,地质环境保护处于被动、从属的状态,当时刚成立的原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司决心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为此,从“八五”开始,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到“十五”末,我国首次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系统完成了以省(区、市)为单元的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累计完成调查面积950多万km2,基本覆盖了我国陆域范围,取得了丰富的、系统的、海量的环境地质信息资料,建立了全国环境地质评价体系(表1-2),查明了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基本现状(即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状态)。例如,我国盐渍化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区、华北平原地区、东北平原地区、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总面积约26.71万km2(李瑞敏等,2007),而且不同地区盐渍化程度差异很大,总体而言我国西部土地盐渍化比东部严重。为了汇总分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成果,专门立项开展了综合研究工作,总结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表1-3)。表1-2 全国环境地质评价体系续表表1-3 我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造成危害续表这项体现中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的工作,获得了系统的、最新的关于全国环境地质状况的重要国情数据,重点关注了经常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常常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的缓变性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巨大威胁的土地退化,以及地下水质异常及污染、海岸带变化、特殊不良岩土体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系统总结了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如岩土侵蚀部分重点参阅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张宗祜等,1994)、沙漠化部分重点参阅了《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王涛,2003)等等,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该项重要的环境地质国情调查工作,尚未包括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分布面积极其广泛的石漠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雪线后退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口密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等。关于石漠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雪线后退、城市水土环境变化等问题,也有很多研究,但是或者正如“环境状况公报体系”一样缺乏地质学视野和指标,或者研究者仅着眼于单一的研究视角而缺乏综合性。其实,有关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如王涛等人对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王涛,2003)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唐克丽等对中国水土保持(唐克丽,2004)工作的系统总结等等。总之,针对上述所有环境地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均需要建立一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指导下一步环境地质或生态地质调查和监测工作,以科学推进环境地质保护和管理工作。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