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1:50发布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一、从“早”抓起,从“小”做起。青年教师在某一领域已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掌握交叉学科的复合知识、动手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青年教师一进门,首先定好科研引路人。作为科研引路人,必须是具有高级职称或在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中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学校对科研引路人有奖励,有考核。学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也有特殊的政策,不光从论文的级别、项目的大小来衡量,对于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演示教具制作,实验设备制作也给予相应的分值。因此对于年轻教师不妨“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教师在科研上的路子就是从:制作演示教具→制作实验设备→承接企业技改项目→自行开发专利产品,一步步下去。二、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1.全员培训,实现科研的群众性 一是对教师进行科研技能培训。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科研理论知识”“科研方法技术”“科研领域与对象”“科研成果与评价”,解剖不成功的课题,使全校教师对科研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打破科研的“神秘感”。 二是围绕本校课题开展学习。本校课题由教科室向教师介绍课题的选项、立项过程、研究方案和操作方案的形成过程,组织教师学习本校课题的理论原理和操作方案,促使教师观念转变,使学校科研与教师的学科教学同步,即达到了提高教师整体理论水平。2.重视科研骨干培训,为科研注入活力 。在抓好全员科研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抓好科研骨干的培训,发挥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为科研注入活力。对于立项课题,举行每月一次的学习研讨会,学习相关理论,交流课题实践经验,会诊实验中的“疑难杂症”,使课题实验中的难题及时得到解决,随时修整课题实验方案。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骨干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骨干教师将其经验带到各教研组、年级组,推动各组的教研活动,带动学校的科研。3.抓典型培养,树立科研的典范。在科研中的先进典型能生动地展示科技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经验、新技术和新价值,对学校科研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推动力。因此,学校应深入教学教改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有一定科研潜力的教师给予个别指导,进行多带带培养,使之成为教师个体的教科研风范,通过成功的典型来昭示、激励教师,从而推动科研的全面工作。三、制定科研常规管理,建立奖励方案,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1.制定常规管理制度。包括:①课题立项,论证、实施、结题、评审、档案等过程管理制度。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③教师科研岗位职责。④科研经费管理制度。⑤科研课题成果推广制度。⑥举办讲座,提供咨询制度。⑦图书资料保管借阅制度。⑧学年论文评选制度,优秀论文评选交流制度。形成课题管理体系,使教育科研有布置、有检查,保证教育科研的质量达到教研的预期目的,使科研落到实处。2.加强政策倾斜。把科研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和晋级晋升的重要指标。设置年度论文奖,发表文章奖和课题奖、实验奖以及科研先进奖,以此肯定教师在科研中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成绩。3.推广研究成果,展示教师个体科研能力。科研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研究成果的推广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还会使教师因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社会所承认而感到欣慰,所以学校应做好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校内、外的推广工作。首先在校内推广,应用性科研成果,形成学校的传统特色,为教师搭建成果交流的平台,开展教研组科研论文交流会和校级课题专题论文交流会,促使教师的教研教改探索向科研成果的转化。编辑出版校级教师论文集,使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教师中广泛交流。其次是校外推广,做好教师科研论文推荐发表工作,为教师提供校外课题论文交流会信息,向来校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宣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使教师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认同和应用,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科研激情。四、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应具有活跃的学术思想,学校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学校各类学术活动发生较大的改观,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的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把青年教师放到高层次的学术环境中学习、竞争、锻炼、提高。五、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创新型的优秀拔尖人才。拔尖人才对于学校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向21世纪的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已经成为学校继往开来、建设发展的关键。落实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特色的重点学科,亟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占领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善于组织团结协调教学科研队伍,促进本学科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国内外科技界重大影响的中青年拔尖人才,为此学校在创新人才体系的实施中,将重点培养后备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学科设立首席专家制,重点课程设立首席讲师制,首席专家、首席讲师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法在国内外、校内外公开招聘。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学校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配备学术助手等,加速拔尖人才的代际转移。设立特聘教授岗位,给予优厚待遇,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外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建功立业。六、加强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锻炼 。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创新型的青年教师队伍,必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经济头脑和市场意识。学校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利用国际合作、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合作关系,结合科研教学需要,遴派青年教师到高校、企业进行合作科研和学术访问,促进青年教师多出成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七、营造适宜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造就一支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必须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在全校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风尚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八、加强科研合作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积极促成科研力量的融合,借助跨学科的、共同关心问题的协作、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校内外企事业的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促使科研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学校要求教师做科研,教师也同样希望学校职能部门担负起组织和领导的任务。学校考核教师做科研应循序渐进,逐年增加考核标准,不能流于形式。要实现群众性的科研,学校一定要重视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大对课题研究的投入,激发教师的科研激情,加强对教师科研的管理、服务和指导,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一、从“早”抓起,从“小”做起。青年教师在某一领域已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掌握交叉学科的复合知识、动手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青年教师一进门,首先定好科研引路人。作为科研引路人,必须是具有高级职称或在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中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学校对科研引路人有奖励,有考核。学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也有特殊的政策,不光从论文的级别、项目的大小来衡量,对于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演示教具制作,实验设备制作也给予相应的分值。因此对于年轻教师不妨“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教师在科研上的路子就是从:制作演示教具→制作实验设备→承接企业技改项目→自行开发专利产品,一步步下去。二、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1.全员培训,实现科研的群众性 一是对教师进行科研技能培训。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科研理论知识”“科研方法技术”“科研领域与对象”“科研成果与评价”,解剖不成功的课题,使全校教师对科研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打破科研的“神秘感”。 二是围绕本校课题开展学习。本校课题由教科室向教师介绍课题的选项、立项过程、研究方案和操作方案的形成过程,组织教师学习本校课题的理论原理和操作方案,促使教师观念转变,使学校科研与教师的学科教学同步,即达到了提高教师整体理论水平。2.重视科研骨干培训,为科研注入活力 。在抓好全员科研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抓好科研骨干的培训,发挥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为科研注入活力。对于立项课题,举行每月一次的学习研讨会,学习相关理论,交流课题实践经验,会诊实验中的“疑难杂症”,使课题实验中的难题及时得到解决,随时修整课题实验方案。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骨干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骨干教师将其经验带到各教研组、年级组,推动各组的教研活动,带动学校的科研。3.抓典型培养,树立科研的典范。在科研中的先进典型能生动地展示科技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经验、新技术和新价值,对学校科研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推动力。因此,学校应深入教学教改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有一定科研潜力的教师给予个别指导,进行多带带培养,使之成为教师个体的教科研风范,通过成功的典型来昭示、激励教师,从而推动科研的全面工作。三、制定科研常规管理,建立奖励方案,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1.制定常规管理制度。包括:①课题立项,论证、实施、结题、评审、档案等过程管理制度。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③教师科研岗位职责。④科研经费管理制度。⑤科研课题成果推广制度。⑥举办讲座,提供咨询制度。⑦图书资料保管借阅制度。⑧学年论文评选制度,优秀论文评选交流制度。形成课题管理体系,使教育科研有布置、有检查,保证教育科研的质量达到教研的预期目的,使科研落到实处。2.加强政策倾斜。把科研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和晋级晋升的重要指标。设置年度论文奖,发表文章奖和课题奖、实验奖以及科研先进奖,以此肯定教师在科研中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成绩。3.推广研究成果,展示教师个体科研能力。科研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研究成果的推广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还会使教师因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社会所承认而感到欣慰,所以学校应做好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校内、外的推广工作。首先在校内推广,应用性科研成果,形成学校的传统特色,为教师搭建成果交流的平台,开展教研组科研论文交流会和校级课题专题论文交流会,促使教师的教研教改探索向科研成果的转化。编辑出版校级教师论文集,使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教师中广泛交流。其次是校外推广,做好教师科研论文推荐发表工作,为教师提供校外课题论文交流会信息,向来校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宣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使教师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认同和应用,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科研激情。四、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应具有活跃的学术思想,学校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学校各类学术活动发生较大的改观,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的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把青年教师放到高层次的学术环境中学习、竞争、锻炼、提高。五、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创新型的优秀拔尖人才。拔尖人才对于学校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向21世纪的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已经成为学校继往开来、建设发展的关键。落实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特色的重点学科,亟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占领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善于组织团结协调教学科研队伍,促进本学科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国内外科技界重大影响的中青年拔尖人才,为此学校在创新人才体系的实施中,将重点培养后备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学科设立首席专家制,重点课程设立首席讲师制,首席专家、首席讲师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法在国内外、校内外公开招聘。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学校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配备学术助手等,加速拔尖人才的代际转移。设立特聘教授岗位,给予优厚待遇,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外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建功立业。六、加强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锻炼 。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创新型的青年教师队伍,必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经济头脑和市场意识。学校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利用国际合作、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合作关系,结合科研教学需要,遴派青年教师到高校、企业进行合作科研和学术访问,促进青年教师多出成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七、营造适宜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造就一支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必须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在全校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风尚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八、加强科研合作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积极促成科研力量的融合,借助跨学科的、共同关心问题的协作、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校内外企事业的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促使科研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学校要求教师做科研,教师也同样希望学校职能部门担负起组织和领导的任务。学校考核教师做科研应循序渐进,逐年增加考核标准,不能流于形式。要实现群众性的科研,学校一定要重视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大对课题研究的投入,激发教师的科研激情,加强对教师科研的管理、服务和指导,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