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1:50发布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精力投入,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线教师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人一生的学习和研究不可能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其很大部分是在个人的探究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下完成,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力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为此,我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感觉到:传统讲授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效果不佳,不及多媒体演示和小组探究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的教法与课堂设计要尽可能被学生所悦纳,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和学的方法,提倡教学方法多样性,使得数学课堂高效有序进行。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多媒体演示;高效有序 “授人以鱼,可享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所以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套不同的三角形学具(每套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并设计出以下操作和探究活动: 1.复习引入 “你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各是什么 ”教学一开始,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计算,并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到过程。然后我拿出两个不一样大的三角形,问:“这两个三角形那个面积大?”学生显然能看出那个三角形面积大,接着我跳跃性的问:“大多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提出必须先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引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学中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试验观察说明每种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充分利用和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参与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己想问题、寻方法、得结论。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是适合学生探究的材料,因此,本课堂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实验一: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分别剪成一对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思考并分析单个三角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关系,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实验二:每四人一组,取出各自组准备的每套两个三角形,比一比,拼一拼,看每套三角形能拼出你所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你所拼出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单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并且拼成的图形是单个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3.合作交流,悟出新知 上课时,让学生按以上准备活动操作、观察、思考,并汇报活动结果。教师归纳后再提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高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和指导,很快同学们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拼成三角形的底相等,高和三角形的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学生很轻松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由此可以让学生悟出这样的规律:“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求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已知图形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不仅主动愉快的学会了未知内容,而且掌握了“通过已知探究未知的”学习方法。 二、变传统的教具演示为多媒体课件演示 人的认识过程一般是“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实践”的过程,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凭借各种直观现象的思维材料去展开认识活动,去思考、去发现、去联想。 1.鲜明图案勾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关于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何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运用多媒体导入,告诉同学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神奇的老师,我刚一打开银幕,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银幕上出现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一头牛被一条绳子拴在木桩上低头吃草,伴随着美妙的声音银幕上跳出问题:“这头牛吃多大范围的草?”学生思考后回答:“牛吃草的范围是以木桩为圆心,以拴牛的绳子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这时多媒体画面上出现了牛吃草的范围,绿色的草地上闪现出一个以牛绳为半径,以木桩为圆心的黄色的圆。这样具有鲜明生动、直观形象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因此,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2.启发学生思考,动画呈现使教学完美 呈现法依据的基础命题是,学习刺激被学生接收后学习就会发生,不需要学生任何特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是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1】。 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思考后只有部分学生会用数方格的方法粗略估算,也没有人能精确地计算这个圆的面积。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学生一下有了思路,但在交流讨论后任然不得其果,在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我及时运用多媒体进行引导,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圆,被分为绿、黄两种颜色的两个半圆。两个半圆各被平均分为四份,然后交.......拼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图形,学生得出结论是:像平行四边形、又不像,因为它的边是弧线。这时,银幕上再次出现一个等大的圆,它的两个半圆各被平均分为8份、16份,分别重复上述过程,让学生比较。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图形更接近平行四边形了。抓住这个机会,我引导学生想象:按这个思路分下去、拼下去,最后能得到什么图形?学生得出了可以把一个圆拼成一个长方形的结论。我用多媒体演示上述过程,验证了学生的想象。这样,在教学中提供问题的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自己找到新旧知识的联贯点,也就是找到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既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获得了成功的情绪体验。 3.寻求等量,使迷惑真相大白 学生通过设疑导入,合作探究,找到了圆的面积等于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引导他们探索求圆的面积的新的方法呢?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半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有些学生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但部分学生不同意,争论不休。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请教多媒体老师。银幕上出现同一种颜色的线段表示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用另一种颜色的线段表示圆的周长的一半和长方形的长。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了圆的半径就是拼得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根据上述关系,我让学生自己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很快地推导出了结果。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要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也就是在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借助多媒体画面去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认知结构” 人所生活的大千世界如此纷繁复杂,而人的认知系统之所以没有被环境信息的复杂性所压垮,是因为人具有归类的能力【2】。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搞清知识是怎样组合、联系、引审和发展的,这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培养学法的关键。如在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下面的条件,让学生进行编应用题练习: 条件:果园里有杏树90棵,桃树30棵。我在学生编的题中选出下面两组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一组 果园里有杏树90棵,桃树是杏树的三分之一,桃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桃树30棵,桃树正好是杏树的三分之一,杏树有多少棵? 第二组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120棵,其中杏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杏树、桃树各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120棵,其中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是三分之一,其中桃树、杏树各有多少棵? 组织学生对以上两组应用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说出思维过程:第一组题目里沟通分数乘除法的关系。第二组是沟通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的关系。然后教师进行归纳,使学生懂得,前后知识是如何联系的,解法是如何相互渗透的,这样既可为形成认知结构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是学习方法的内部因素,是培养学生会学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三)》时我在两个教学班用两种教学方法,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本课是在《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内容上的拓展,前面是已知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而《分数混合运算(三)》是未知单位“1”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前后两个内容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前面学生已有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策略经验。由于平时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不喜欢列方程,而喜欢用算术方法。第一堂课给六(1)班上,我想既然学生不喜欢列方程就放弃此方法,调整教材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理解题意上,课本有这样一道范例: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用水七分之一,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读完题目似乎体会到本题单位“1”不知道,应用(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对照线段图我试图又反复强调了一番,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本题,却出乎我意料,竟有一半的学生有把这部分内容和前边内容混起来,求八月份用水量列式为:12×=,还有部分学生用除法:12÷=,12÷=,但列出后两道算式的同学都不会解释或解释错误,由此可见学生不能较好的分辨标准量(单位“1” )是否已知,所以不能确定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算术方法运用得一塌糊涂。 通过一堂自己随意做主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我才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给六(2)班上课时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严格按照教参要求进行授课:先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找出题中两组等量关系后,让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在前面的铺垫下学生顺利的列出两种不同的方程,并在列方程后又很快发现算术方法。这时我才如梦方醒顿悟到:若不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而想绕道走捷径,一味追求对分数应用题进行程式化机械训练,是难以达到预想效果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达到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一旦脱离老师的指导就出问题。相反从本次对比教学中我也重视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学生从列方程顺向思维入手,不但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列方程后很自然的又抽象出算术方法,真是两全其美,事半功倍。 以设疑作为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所以无疑而不能有思。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疑的内容和方法。实践证明,设疑提问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智力活动水平去精心设计思维的诱因和思维材料,尽量避免那些“是不是”或“对不对”的简单的思维材料,积极提供“探究性”的思维诱因和思维材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 以分析“数量关系”作为训练学生思维方法的重要途径。学习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求把握解题思路,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点。我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拟出基本题,综合题,变式题,对比题,“倒退”、“转化”、“假设”等相适应的解题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维规律,获得“练一题带一类”、“练一类带一片”的本领,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精力投入,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线教师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人一生的学习和研究不可能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其很大部分是在个人的探究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下完成,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力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为此,我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感觉到:传统讲授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效果不佳,不及多媒体演示和小组探究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的教法与课堂设计要尽可能被学生所悦纳,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和学的方法,提倡教学方法多样性,使得数学课堂高效有序进行。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多媒体演示;高效有序 “授人以鱼,可享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所以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套不同的三角形学具(每套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并设计出以下操作和探究活动: 1.复习引入 “你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各是什么 ”教学一开始,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计算,并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到过程。然后我拿出两个不一样大的三角形,问:“这两个三角形那个面积大?”学生显然能看出那个三角形面积大,接着我跳跃性的问:“大多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提出必须先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引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学中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试验观察说明每种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充分利用和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参与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己想问题、寻方法、得结论。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是适合学生探究的材料,因此,本课堂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实验一: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分别剪成一对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思考并分析单个三角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关系,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实验二:每四人一组,取出各自组准备的每套两个三角形,比一比,拼一拼,看每套三角形能拼出你所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你所拼出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单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并且拼成的图形是单个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3.合作交流,悟出新知 上课时,让学生按以上准备活动操作、观察、思考,并汇报活动结果。教师归纳后再提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高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和指导,很快同学们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拼成三角形的底相等,高和三角形的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学生很轻松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由此可以让学生悟出这样的规律:“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求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已知图形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不仅主动愉快的学会了未知内容,而且掌握了“通过已知探究未知的”学习方法。 二、变传统的教具演示为多媒体课件演示 人的认识过程一般是“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实践”的过程,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凭借各种直观现象的思维材料去展开认识活动,去思考、去发现、去联想。 1.鲜明图案勾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关于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何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运用多媒体导入,告诉同学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神奇的老师,我刚一打开银幕,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银幕上出现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一头牛被一条绳子拴在木桩上低头吃草,伴随着美妙的声音银幕上跳出问题:“这头牛吃多大范围的草?”学生思考后回答:“牛吃草的范围是以木桩为圆心,以拴牛的绳子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这时多媒体画面上出现了牛吃草的范围,绿色的草地上闪现出一个以牛绳为半径,以木桩为圆心的黄色的圆。这样具有鲜明生动、直观形象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因此,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2.启发学生思考,动画呈现使教学完美 呈现法依据的基础命题是,学习刺激被学生接收后学习就会发生,不需要学生任何特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是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1】。 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思考后只有部分学生会用数方格的方法粗略估算,也没有人能精确地计算这个圆的面积。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学生一下有了思路,但在交流讨论后任然不得其果,在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我及时运用多媒体进行引导,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圆,被分为绿、黄两种颜色的两个半圆。两个半圆各被平均分为四份,然后交.......拼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图形,学生得出结论是:像平行四边形、又不像,因为它的边是弧线。这时,银幕上再次出现一个等大的圆,它的两个半圆各被平均分为8份、16份,分别重复上述过程,让学生比较。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图形更接近平行四边形了。抓住这个机会,我引导学生想象:按这个思路分下去、拼下去,最后能得到什么图形?学生得出了可以把一个圆拼成一个长方形的结论。我用多媒体演示上述过程,验证了学生的想象。这样,在教学中提供问题的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自己找到新旧知识的联贯点,也就是找到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既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获得了成功的情绪体验。 3.寻求等量,使迷惑真相大白 学生通过设疑导入,合作探究,找到了圆的面积等于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引导他们探索求圆的面积的新的方法呢?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半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有些学生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但部分学生不同意,争论不休。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请教多媒体老师。银幕上出现同一种颜色的线段表示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用另一种颜色的线段表示圆的周长的一半和长方形的长。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了圆的半径就是拼得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根据上述关系,我让学生自己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很快地推导出了结果。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要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也就是在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借助多媒体画面去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认知结构” 人所生活的大千世界如此纷繁复杂,而人的认知系统之所以没有被环境信息的复杂性所压垮,是因为人具有归类的能力【2】。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搞清知识是怎样组合、联系、引审和发展的,这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培养学法的关键。如在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下面的条件,让学生进行编应用题练习: 条件:果园里有杏树90棵,桃树30棵。我在学生编的题中选出下面两组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一组 果园里有杏树90棵,桃树是杏树的三分之一,桃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桃树30棵,桃树正好是杏树的三分之一,杏树有多少棵? 第二组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120棵,其中杏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杏树、桃树各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120棵,其中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是三分之一,其中桃树、杏树各有多少棵? 组织学生对以上两组应用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说出思维过程:第一组题目里沟通分数乘除法的关系。第二组是沟通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的关系。然后教师进行归纳,使学生懂得,前后知识是如何联系的,解法是如何相互渗透的,这样既可为形成认知结构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是学习方法的内部因素,是培养学生会学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三)》时我在两个教学班用两种教学方法,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本课是在《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内容上的拓展,前面是已知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而《分数混合运算(三)》是未知单位“1”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前后两个内容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前面学生已有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策略经验。由于平时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不喜欢列方程,而喜欢用算术方法。第一堂课给六(1)班上,我想既然学生不喜欢列方程就放弃此方法,调整教材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理解题意上,课本有这样一道范例: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用水七分之一,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读完题目似乎体会到本题单位“1”不知道,应用(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对照线段图我试图又反复强调了一番,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本题,却出乎我意料,竟有一半的学生有把这部分内容和前边内容混起来,求八月份用水量列式为:12×=,还有部分学生用除法:12÷=,12÷=,但列出后两道算式的同学都不会解释或解释错误,由此可见学生不能较好的分辨标准量(单位“1” )是否已知,所以不能确定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算术方法运用得一塌糊涂。 通过一堂自己随意做主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我才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给六(2)班上课时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严格按照教参要求进行授课:先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找出题中两组等量关系后,让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在前面的铺垫下学生顺利的列出两种不同的方程,并在列方程后又很快发现算术方法。这时我才如梦方醒顿悟到:若不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而想绕道走捷径,一味追求对分数应用题进行程式化机械训练,是难以达到预想效果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达到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一旦脱离老师的指导就出问题。相反从本次对比教学中我也重视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学生从列方程顺向思维入手,不但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列方程后很自然的又抽象出算术方法,真是两全其美,事半功倍。 以设疑作为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所以无疑而不能有思。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疑的内容和方法。实践证明,设疑提问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智力活动水平去精心设计思维的诱因和思维材料,尽量避免那些“是不是”或“对不对”的简单的思维材料,积极提供“探究性”的思维诱因和思维材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 以分析“数量关系”作为训练学生思维方法的重要途径。学习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求把握解题思路,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点。我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拟出基本题,综合题,变式题,对比题,“倒退”、“转化”、“假设”等相适应的解题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维规律,获得“练一题带一类”、“练一类带一片”的本领,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