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1:50发布
钱乃荣的轶事
钱乃荣的轶事 “我是一个上海人,我爱上海的语言” ,走访40多个吴语方言点。从学生时代开始至今,钱乃荣几乎研究了一辈子的上海方言,对上海话的内情了解,对上海话的感情深到了“顽固”的地步。“我是一个上海人,我爱上海的语言”。而回顾当年和上海话结缘,钱乃荣却说是从45年前一次手抄笔记开始的。1962年刚进大学的钱乃荣,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幸运地发现了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这本写于1928年的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汉语方言的开山之作,当时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当时立即把书借出,抄记下里面所有上海话的篇章,抄录下上海话旧派、新派音系。”50多年后,钱乃荣沿着赵元任的足迹,分两次走访了40多个吴语方言点,包括当年赵元任走过的33个方言点。在江阴的“南菁中学”(当年叫“南菁书院”),钱乃荣找到王慰祖老人,这个76岁的老人流泪了,他说:“赵元任来这里的时候,我才16岁,他带了一个口琴,一面吹一面记录声调。时隔60年,没想到还有人会再来找我。”那么多年过去了,钱乃荣沿着赵元任的足迹重走时发现,“他们一个个都老了,有的都已经走了,但他们身边的语言倒是没有老,随着发展生生不息。很多当年读音不一样的字,现在都一样了。比如‘娱乐’的‘娱’,原来的音近似于‘女’,现在都读‘鱼’;‘便宜’的‘宜’,原来的音近似于‘泥’,现在都读‘移’”。钱乃荣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录,走烂了几双鞋,带回来的是150多盘录音带。因为辛勤调查深入研究,他最终写成了170多万字的《当代吴语研究》,和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成为有机的连续体,使我们第一次清楚地观察到60年中,分布于一个大方言区内的30多个方言点发生了哪些系统性的变化。 与语言学结缘从手抄开始钱乃荣的学术探求之路,始终与抄记相伴。他拿给记者看的还有当年他抄记老师许宝华上《现代汉语》时的课堂笔记,还有许宝华与汤珍珠两位于1962年发表的《上海方音的内部差异》,这篇汉语方言学史上第一篇研究地点方言内部差异的论文当时发表在《复旦大学学报》上,钱乃荣也是用手一字一句抄记下来的。后来这两位老师就成了他的研究生导师。“即使一次偶然的决定,也会改变你的一生。”钱乃荣当时也许还没有想到,这些手抄的笔记,终于有一天派上了大用场。“文革”时,中文系已经被彻底“砸烂”,很多书都被卷走。一个大热天,连下几天的暴雨,大水一直涨到了钱乃荣住的屋子里,一叠笔记簿全部浸透了水。第二天他只好把笔记本搬到太阳底下晒,可惜最后只留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两本笔记。后来,他就是在仅留的两本笔记的陪伴下,走上了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所以,每趟我走进课堂要对新生开讲《语言学概论》或者《现代汉语》课程个辰光,总归要对学生讲起上海闲话当中个一句老古闲话,叫‘好记性勿如烂笔头’,搿个是我自己个现身说法。”走遍世界寻找沪语文化遗产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研究素材,数十年来钱乃荣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和上海等地搜集到30多本西方传教士和日本学者在上海出版的上海话著作,如1868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上海出版的中国第一部口语语法书《上海方言语法》,1869年艾约瑟出版的《上海方言词汇集》,1920年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出版的《上海话课本》,1941年法国传教士蒲君南出版的《上海方言语法》,还有1928年《上海话圣经》等,他甚至还在美国伯克莱大学图书馆中复印到1850年英国人编的手抄本《上海土白课本》。在日本的三年,钱乃荣复印到日本人收集的《三笑》、《落金扇》、《珍珠塔》等当年的吴语小说线装本等,有的就连上海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这次在荷兰开完会,钱乃荣去了法国。在当地做医生的一个年轻网友,也是个上海话的“粉丝”,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是他在里昂的一个图书馆里花了240欧元做的PDF文件,里面是一本法国传教士蒲君南1950年在上海土山湾出版的《上海话词典》。“这也许是传教士留下的最后一部最详实的上海话词典了,我当年在徐家汇的藏书楼找过它,还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没想到会在法国找到。”钱乃荣雀跃地说道,心里的快乐溢于言表。而蒲君南1939年的《上海话教程》原版本是一直支持钱乃荣研究上海话的向明中学的班主任郑定乐送给他的。“这些资料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哪!要知道,地方语言中,沪语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最丰富最多的!” 15000条词语与“上海话输入法”钱乃荣教授说,如今是网络时代,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上海话聊天,但是词语的具体写法却五花八门,加上没有相应的输入法,不少人选择用拼音代替打不出的字,结果导致不少平时语言交流无碍的朋友到了网上却“沟通不畅”。因此,上海话要保持生命力,创立上海话输入法势在必行。创立“上海话语汇数码化”项目的想法,源于两年前“世博会上海语言论坛”上的一场争论。当时有专家提出“网络的发展前途不可估量,不能进入电脑的文字必然面临着消亡的命运。”迫在眉睫的危机感,使在坐的这位语言专家不安,但是要将语言数码化毕竟是一个需要技术支持的活儿,“这个难题一直到遇到郑晓钧才得以解决。”前年,上大物理系学生郑晓钧因醉心于上海话与钱乃荣在网上相识,又特地去听钱老师的“沪方言与沪民俗文化”等选修课,两人一拍即合,从此开始了上海话输入法软件的设计工作。也是在2012年,由钱乃荣申报的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上海话语汇数码化”这一课题已经获得批准,一个集结了15000条上海方言词语和“上海话拼音方案”的上海话输入法软件已告设计完成。《上海话大词典》15000条词条与“上海话拼音方案”连接起来,制成了一个专属于上海话的输入法。2013年9月,输入法中最关键的一环——拼音与汉字之间的对接将全部完成。今后,上海话就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打出。如“碍手碍脚”的“碍”,输入为“nge”,“钝钝侬”的“钝”,输入为“dhen”。钱教授表示,不少上海人在说上海话时也夹杂着普通话,因此这个输入法中还要包括上海话中使用的普通话词语。届时,将有一个专门的上海话用字的词库附在输入法上。填补海派语言文化空白,致力钻研自创独门输入法钱乃荣教授是著名的上海话研究专家,一直在为上海话的保护和传承而努力。2007年8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钱乃荣教授主编的70万字的《上海话大词典》,2008年12月又出版了附有“上海话900句”的拼音输入版《上海话大词典》。这部大词典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评为200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8月1日,由钱乃荣教授和他的学生开发的一个集结了25000条上海方言词语和“上海话拼音方案”对接的上海话输入法也设计完成,并开始在网站上提供下载。至今已有数十万人下载了该输入法。
最多设置5个标签!
钱乃荣的轶事 “我是一个上海人,我爱上海的语言” ,走访40多个吴语方言点。从学生时代开始至今,钱乃荣几乎研究了一辈子的上海方言,对上海话的内情了解,对上海话的感情深到了“顽固”的地步。“我是一个上海人,我爱上海的语言”。而回顾当年和上海话结缘,钱乃荣却说是从45年前一次手抄笔记开始的。1962年刚进大学的钱乃荣,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幸运地发现了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这本写于1928年的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汉语方言的开山之作,当时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当时立即把书借出,抄记下里面所有上海话的篇章,抄录下上海话旧派、新派音系。”50多年后,钱乃荣沿着赵元任的足迹,分两次走访了40多个吴语方言点,包括当年赵元任走过的33个方言点。在江阴的“南菁中学”(当年叫“南菁书院”),钱乃荣找到王慰祖老人,这个76岁的老人流泪了,他说:“赵元任来这里的时候,我才16岁,他带了一个口琴,一面吹一面记录声调。时隔60年,没想到还有人会再来找我。”那么多年过去了,钱乃荣沿着赵元任的足迹重走时发现,“他们一个个都老了,有的都已经走了,但他们身边的语言倒是没有老,随着发展生生不息。很多当年读音不一样的字,现在都一样了。比如‘娱乐’的‘娱’,原来的音近似于‘女’,现在都读‘鱼’;‘便宜’的‘宜’,原来的音近似于‘泥’,现在都读‘移’”。钱乃荣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录,走烂了几双鞋,带回来的是150多盘录音带。因为辛勤调查深入研究,他最终写成了170多万字的《当代吴语研究》,和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成为有机的连续体,使我们第一次清楚地观察到60年中,分布于一个大方言区内的30多个方言点发生了哪些系统性的变化。 与语言学结缘从手抄开始钱乃荣的学术探求之路,始终与抄记相伴。他拿给记者看的还有当年他抄记老师许宝华上《现代汉语》时的课堂笔记,还有许宝华与汤珍珠两位于1962年发表的《上海方音的内部差异》,这篇汉语方言学史上第一篇研究地点方言内部差异的论文当时发表在《复旦大学学报》上,钱乃荣也是用手一字一句抄记下来的。后来这两位老师就成了他的研究生导师。“即使一次偶然的决定,也会改变你的一生。”钱乃荣当时也许还没有想到,这些手抄的笔记,终于有一天派上了大用场。“文革”时,中文系已经被彻底“砸烂”,很多书都被卷走。一个大热天,连下几天的暴雨,大水一直涨到了钱乃荣住的屋子里,一叠笔记簿全部浸透了水。第二天他只好把笔记本搬到太阳底下晒,可惜最后只留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两本笔记。后来,他就是在仅留的两本笔记的陪伴下,走上了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所以,每趟我走进课堂要对新生开讲《语言学概论》或者《现代汉语》课程个辰光,总归要对学生讲起上海闲话当中个一句老古闲话,叫‘好记性勿如烂笔头’,搿个是我自己个现身说法。”走遍世界寻找沪语文化遗产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研究素材,数十年来钱乃荣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和上海等地搜集到30多本西方传教士和日本学者在上海出版的上海话著作,如1868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上海出版的中国第一部口语语法书《上海方言语法》,1869年艾约瑟出版的《上海方言词汇集》,1920年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出版的《上海话课本》,1941年法国传教士蒲君南出版的《上海方言语法》,还有1928年《上海话圣经》等,他甚至还在美国伯克莱大学图书馆中复印到1850年英国人编的手抄本《上海土白课本》。在日本的三年,钱乃荣复印到日本人收集的《三笑》、《落金扇》、《珍珠塔》等当年的吴语小说线装本等,有的就连上海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这次在荷兰开完会,钱乃荣去了法国。在当地做医生的一个年轻网友,也是个上海话的“粉丝”,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是他在里昂的一个图书馆里花了240欧元做的PDF文件,里面是一本法国传教士蒲君南1950年在上海土山湾出版的《上海话词典》。“这也许是传教士留下的最后一部最详实的上海话词典了,我当年在徐家汇的藏书楼找过它,还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没想到会在法国找到。”钱乃荣雀跃地说道,心里的快乐溢于言表。而蒲君南1939年的《上海话教程》原版本是一直支持钱乃荣研究上海话的向明中学的班主任郑定乐送给他的。“这些资料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哪!要知道,地方语言中,沪语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最丰富最多的!” 15000条词语与“上海话输入法”钱乃荣教授说,如今是网络时代,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上海话聊天,但是词语的具体写法却五花八门,加上没有相应的输入法,不少人选择用拼音代替打不出的字,结果导致不少平时语言交流无碍的朋友到了网上却“沟通不畅”。因此,上海话要保持生命力,创立上海话输入法势在必行。创立“上海话语汇数码化”项目的想法,源于两年前“世博会上海语言论坛”上的一场争论。当时有专家提出“网络的发展前途不可估量,不能进入电脑的文字必然面临着消亡的命运。”迫在眉睫的危机感,使在坐的这位语言专家不安,但是要将语言数码化毕竟是一个需要技术支持的活儿,“这个难题一直到遇到郑晓钧才得以解决。”前年,上大物理系学生郑晓钧因醉心于上海话与钱乃荣在网上相识,又特地去听钱老师的“沪方言与沪民俗文化”等选修课,两人一拍即合,从此开始了上海话输入法软件的设计工作。也是在2012年,由钱乃荣申报的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上海话语汇数码化”这一课题已经获得批准,一个集结了15000条上海方言词语和“上海话拼音方案”的上海话输入法软件已告设计完成。《上海话大词典》15000条词条与“上海话拼音方案”连接起来,制成了一个专属于上海话的输入法。2013年9月,输入法中最关键的一环——拼音与汉字之间的对接将全部完成。今后,上海话就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打出。如“碍手碍脚”的“碍”,输入为“nge”,“钝钝侬”的“钝”,输入为“dhen”。钱教授表示,不少上海人在说上海话时也夹杂着普通话,因此这个输入法中还要包括上海话中使用的普通话词语。届时,将有一个专门的上海话用字的词库附在输入法上。填补海派语言文化空白,致力钻研自创独门输入法钱乃荣教授是著名的上海话研究专家,一直在为上海话的保护和传承而努力。2007年8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钱乃荣教授主编的70万字的《上海话大词典》,2008年12月又出版了附有“上海话900句”的拼音输入版《上海话大词典》。这部大词典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评为200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8月1日,由钱乃荣教授和他的学生开发的一个集结了25000条上海方言词语和“上海话拼音方案”对接的上海话输入法也设计完成,并开始在网站上提供下载。至今已有数十万人下载了该输入法。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