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1:50发布
民营银行已步入发展关键年吗?
民营银行已步入发展关键年吗? 随着近期业绩的陆续发布,民营银行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公开数据显示,民营银行整体在2017年保持了超高速的增长势头,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收、利润都迅速扩张。业内人士表示,民营银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已经出现分化态势,民营银行亟待找准差异化定位,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补位”金融短板。同时,当前民营银行经营时间还比较短,其经营能力仍需时日印证。自2014年7月25日,原银监会正式批准微众银行、民商银行、金城银行3家民营银行筹建申请至今,已经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共有17家,大体可分为互联网银行和非互联网银行两类。整体来看,民营银行多项绩效优于传统银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不良贷款率0.5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依托互联网巨头流量和技术优势,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互联网民营银行业绩及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互联网民营银行在当下“场景为王”的时代,可以获得上下游信息优势,有助于深耕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微众银行6月22日披露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应收、净利润等指标继续快速增长,实现营收67.48亿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261%。截至2017年底,微众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817.04亿元,较2016年增长57%,较2015年则大幅增长了749%。开业一年半的新网银行截至2018年5月底,已服务了超过1400万用户,在管资产突破300亿元,累计放款超700亿元。网商银行资产规模2017年底已超700亿元,根据该行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行总资产为615亿元。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民营银行的风控也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比如,微众银行不良率从去年的0.32%升至今年的0.64%,但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超过900%。网商银行不但让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不用担保和抵押,凭借信用就能贷款,且将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原晓惠认为,民营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最早试点的5家银行仅成立3年多,成立初期的规模快速增长是可以预见的,且现在几家比较大的民营银行仍在冲规模。从经营情况来看,民营银行净息差高、不良率低等可能是因为业务还在探索期,放贷周期不完整,坏账还未大规模出现。对于民营银行快速发展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得益于选择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领域,而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此类领域的持续推动无疑也为民营银行发展注入了动力。以网商银行为例,其线下小微经营者贷款服务已覆盖全国342个城市,从行业来看,网商银行服务的“码商”主要以服务业经营者为主,其中服装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商家占19%,餐饮、教育、美容、维修、家政等纯服务性商家达81%。“网商银行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来驱动业务运营,专注服务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依托于实体经济和真实的交易场景,解决小微用户的融资难、贵、慢问题,为小微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网商银行行长黄浩表示,网商银行已提前两年完成开业时提出的“服务1000万小微经营者”目标,未来3年,将与1000家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共同为30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同样作为全国3家获得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民营银行之一,新网银行一方面通过自有服务端口向广大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则通过平台金融模式,连接大型互联网平台,比如中国移动、中国银联、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合作伙伴,通过场景端口服务用户。不难发现,在已经成立的17家民营银行中,各家银行关于自己的业务定位几乎均为 “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三农服务”“双创服务”,同时辅以“科技金融”“互联网银行”等概念,尽管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分,但也使各民营银行陷入同质化困局。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民营银行已步入发展关键年吗? 随着近期业绩的陆续发布,民营银行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公开数据显示,民营银行整体在2017年保持了超高速的增长势头,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收、利润都迅速扩张。业内人士表示,民营银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已经出现分化态势,民营银行亟待找准差异化定位,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补位”金融短板。同时,当前民营银行经营时间还比较短,其经营能力仍需时日印证。自2014年7月25日,原银监会正式批准微众银行、民商银行、金城银行3家民营银行筹建申请至今,已经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共有17家,大体可分为互联网银行和非互联网银行两类。整体来看,民营银行多项绩效优于传统银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不良贷款率0.5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依托互联网巨头流量和技术优势,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互联网民营银行业绩及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互联网民营银行在当下“场景为王”的时代,可以获得上下游信息优势,有助于深耕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微众银行6月22日披露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应收、净利润等指标继续快速增长,实现营收67.48亿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261%。截至2017年底,微众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817.04亿元,较2016年增长57%,较2015年则大幅增长了749%。开业一年半的新网银行截至2018年5月底,已服务了超过1400万用户,在管资产突破300亿元,累计放款超700亿元。网商银行资产规模2017年底已超700亿元,根据该行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行总资产为615亿元。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民营银行的风控也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比如,微众银行不良率从去年的0.32%升至今年的0.64%,但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超过900%。网商银行不但让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不用担保和抵押,凭借信用就能贷款,且将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原晓惠认为,民营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最早试点的5家银行仅成立3年多,成立初期的规模快速增长是可以预见的,且现在几家比较大的民营银行仍在冲规模。从经营情况来看,民营银行净息差高、不良率低等可能是因为业务还在探索期,放贷周期不完整,坏账还未大规模出现。对于民营银行快速发展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得益于选择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领域,而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此类领域的持续推动无疑也为民营银行发展注入了动力。以网商银行为例,其线下小微经营者贷款服务已覆盖全国342个城市,从行业来看,网商银行服务的“码商”主要以服务业经营者为主,其中服装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商家占19%,餐饮、教育、美容、维修、家政等纯服务性商家达81%。“网商银行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来驱动业务运营,专注服务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依托于实体经济和真实的交易场景,解决小微用户的融资难、贵、慢问题,为小微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网商银行行长黄浩表示,网商银行已提前两年完成开业时提出的“服务1000万小微经营者”目标,未来3年,将与1000家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共同为30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同样作为全国3家获得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民营银行之一,新网银行一方面通过自有服务端口向广大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则通过平台金融模式,连接大型互联网平台,比如中国移动、中国银联、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合作伙伴,通过场景端口服务用户。不难发现,在已经成立的17家民营银行中,各家银行关于自己的业务定位几乎均为 “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三农服务”“双创服务”,同时辅以“科技金融”“互联网银行”等概念,尽管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分,但也使各民营银行陷入同质化困局。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