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3 13:50发布
怎样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怎样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高的教学质量就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生源学校就无法生存,在学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未来。所以各个学校的领导无不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当作学校工作的核心,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真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呢?我有几点小建议:1、校本教研不应是宏大科研。近些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教研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革。小学教师的任务不是科研,而是行动研究,已成为普遍认同的研究方式。于是,全国上下,很多小学把学校的科研定位在“校本教研”上。建议教师在具体的听课、评课中,变写论文、写某个空泛的课题,为写教学案例、写教育叙事——这真是明智之举。因此,听课,评课,写课,就从“美声唱法”回归到“通俗唱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水平降低了,相反,唯有如此我们的科研,才是扎根沃土,脚踏实地的实践研究,不是好高骛远不伦不类的嫁接课题。由于每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不同,听课评课的校本教研方式也不同。有的学校教师普遍自觉备课,几乎每堂课都能高质量完成,那么领导者的听课任务一定和一所这方面比较薄弱的学校有所不同;再有,每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认识和职业认同感不同,对此教学引领者采取的教研策略也不同。在我们学校,采取的“共教、共评、共写”的校本教研,作为对教师专业尊严的一种唤醒,期待着唤起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兴趣、专业认同与专业向往。这也是基于郝穴小学背景下采取的校本教研办法。 2、教研必须要有学科领袖。 这里的领袖不是指“特级教师”,更不是行政领导。需要的是真正有执行力、有影响力、有专业水平的教学干部。有质量的“听课、评课、写课”,需要有专业水平又有现代教研文化意识的“核心人物”,换句话说,缺少这样的“核心人物”,“听课”或评课只能流于中庸,甚至平庸。更为重要的是,“核心人物”最好是局内人,扎根与学校教学工作一线,立足于学校精神文化的长远发展,而不应是一个“外来者”,或说“局外人”。今天请一个专家,下一月聘一个人指导课,终究远水解不了近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要培养学科领袖。校长要给这些教学引领者更大的平台,的呵护,要出于发自内心的“心疼”。不要只“挤奶”,而不给更好的“草料”,核心人物的诞生一定是“重用”,而不是“使用”中培养出来的。当然,另一个命题是——更需要教师们自觉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动力,把心思全部用在备课与上课上。 这些年,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创造教师专业主体意识觉醒的文化。当然,这种觉醒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如果说在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专业引领者”有很大的期望,那么学校教研文化的“积习”则是永远的敌人。常常耗费心血,动了许多脑筋,但即使建立起了合作共同体,这个号称具有实现“共同发展”的平台,但星星之火最终并不一定能够形成燎原之势。 学校教研,常常由于学校管理诸多因素的影响,束缚了教研引领者的“手”、“脑”,织就了一种没有阳光的缺氧的桎梏的感觉。有些时候,那种心气丧失殆尽的落寞,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苦闷。但是,作为教学管理者,无论如何你不能想的太多,顾及太多,你必须心无旁骛,挺身而出。只要从学术出发,而不是从“心术”出发,哪怕遇到枪林弹雨,你也坦然前行。 3、有质量的听课与评课,必须体现深入的思考。 没有反思的评课,最多也只能成长为狭隘的经验。通过听课、评课,将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坚定一个信念,一个一心研究教学的教师,哪怕不会和教师们打成一片,哪怕不会和家长沟通关系,也较之于那些只停留在“好人缘”和“人际关系”上的教师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否定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问题,我要说的前提是,一个课教得好的老师,一定是最好的德育教师,其道德影响不在于开展多少活动,更不是特意的汇报表演,而是立足于所教学科的专业影响的释放,这影响永远影响其学生的学业学习,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人格操守,也就是说,其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教研文化的变革的确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教研氛围。但阳光再高也有照不到的阴影处。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当你面对“法不责众”的普遍的对课堂教学尊严的漠视,将其作为谋生工具的时候,在你没有任何能力改变的前提下,也只能姑且找一种办法——“共同教研”,算作一种唤醒。从而期望牵动、带动,变成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 即使这样,困惑也依然存在。“共同体”已经初见成效,但也很难让教师们在教研中尽情绽放出来。教师在专业研讨中的“失语”现象还是存在。由于各种活动,各种压力的影响,授课教师上完了课,没有机会在大家的议论中做解释,更深层次地陈述自己的想法,于是,许多灵感的火花就此沉寂。为了有更充分的研讨时间,许多教研上的交流,的是利用下班的时间,试想,有多少老师甘心情愿不下班也跟着评课?有多少真正的把教学当作“命业”,哪怕事业来做的? 这是一种可怕的沉沦。教师是深耕于教育这片土壤中的农夫,是对这片土地最有发言权的主角。一旦失却其专业主体意识,将会是一个多么贫于思考的盲目群体。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读到了一些教师一贯持有的“激情”与“热情”,读到了一种对于专业见解的强烈的表达愿望,读到了一种可贵的“坚持”,读到了有的教师把教学当作享受的那份喜悦。作为教学引领者的我们,此刻也找到了些许安慰。 路还要走下去,而且还要坚定不移地立足课堂,做好听评课这看起来平常,却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能量的工作。接下去怎么做?我以为,无论听课,评课,还是写课,应当一如既往地和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什么是教师眼里“真正意义上的对接”?那就是一如从前,彻底而真诚地交换意见,具有实质意义地,平等深入地讨论课堂问题。让教师在理解你的同时,自己也变得深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见解,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获得真正的专业成长。 摆在我们教学干部眼前的路是,在利用课堂,在和老师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的专业主体意识的唤醒,是可以通过听课评课获得的。因此,教学干部要做的,不仅仅是张罗主持,上传下达,而应当是基于学校的情况,努力探索新的教研思路。一旦见效,这一思路里就富有了文化意义。它使得教研活动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传统模式的束缚,获得符合教师专业成长内在需要的现实道路的构建。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怎样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高的教学质量就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生源学校就无法生存,在学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未来。所以各个学校的领导无不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当作学校工作的核心,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真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呢?我有几点小建议:
1、校本教研不应是宏大科研。
近些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教研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革。小学教师的任务不是科研,而是行动研究,已成为普遍认同的研究方式。于是,全国上下,很多小学把学校的科研定位在“校本教研”上。建议教师在具体的听课、评课中,变写论文、写某个空泛的课题,为写教学案例、写教育叙事——这真是明智之举。因此,听课,评课,写课,就从“美声唱法”回归到“通俗唱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水平降低了,相反,唯有如此我们的科研,才是扎根沃土,脚踏实地的实践研究,不是好高骛远不伦不类的嫁接课题。
由于每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不同,听课评课的校本教研方式也不同。有的学校教师普遍自觉备课,几乎每堂课都能高质量完成,那么领导者的听课任务一定和一所这方面比较薄弱的学校有所不同;再有,每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认识和职业认同感不同,对此教学引领者采取的教研策略也不同。在我们学校,采取的“共教、共评、共写”的校本教研,作为对教师专业尊严的一种唤醒,期待着唤起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兴趣、专业认同与专业向往。这也是基于郝穴小学背景下采取的校本教研办法。 2、教研必须要有学科领袖。 这里的领袖不是指“特级教师”,更不是行政领导。需要的是真正有执行力、有影响力、有专业水平的教学干部。有质量的“听课、评课、写课”,需要有专业水平又有现代教研文化意识的“核心人物”,换句话说,缺少这样的“核心人物”,“听课”或评课只能流于中庸,甚至平庸。更为重要的是,“核心人物”最好是局内人,扎根与学校教学工作一线,立足于学校精神文化的长远发展,而不应是一个“外来者”,或说“局外人”。今天请一个专家,下一月聘一个人指导课,终究远水解不了近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要培养学科领袖。校长要给这些教学引领者更大的平台,的呵护,要出于发自内心的“心疼”。不要只“挤奶”,而不给更好的“草料”,核心人物的诞生一定是“重用”,而不是“使用”中培养出来的。当然,另一个命题是——更需要教师们自觉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动力,把心思全部用在备课与上课上。 这些年,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创造教师专业主体意识觉醒的文化。当然,这种觉醒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如果说在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专业引领者”有很大的期望,那么学校教研文化的“积习”则是永远的敌人。常常耗费心血,动了许多脑筋,但即使建立起了合作共同体,这个号称具有实现“共同发展”的平台,但星星之火最终并不一定能够形成燎原之势。 学校教研,常常由于学校管理诸多因素的影响,束缚了教研引领者的“手”、“脑”,织就了一种没有阳光的缺氧的桎梏的感觉。有些时候,那种心气丧失殆尽的落寞,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苦闷。但是,作为教学管理者,无论如何你不能想的太多,顾及太多,你必须心无旁骛,挺身而出。只要从学术出发,而不是从“心术”出发,哪怕遇到枪林弹雨,你也坦然前行。 3、有质量的听课与评课,必须体现深入的思考。 没有反思的评课,最多也只能成长为狭隘的经验。通过听课、评课,将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坚定一个信念,一个一心研究教学的教师,哪怕不会和教师们打成一片,哪怕不会和家长沟通关系,也较之于那些只停留在“好人缘”和“人际关系”上的教师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否定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问题,我要说的前提是,一个课教得好的老师,一定是最好的德育教师,其道德影响不在于开展多少活动,更不是特意的汇报表演,而是立足于所教学科的专业影响的释放,这影响永远影响其学生的学业学习,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人格操守,也就是说,其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教研文化的变革的确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教研氛围。但阳光再高也有照不到的阴影处。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当你面对“法不责众”的普遍的对课堂教学尊严的漠视,将其作为谋生工具的时候,在你没有任何能力改变的前提下,也只能姑且找一种办法——“共同教研”,算作一种唤醒。从而期望牵动、带动,变成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 即使这样,困惑也依然存在。“共同体”已经初见成效,但也很难让教师们在教研中尽情绽放出来。教师在专业研讨中的“失语”现象还是存在。由于各种活动,各种压力的影响,授课教师上完了课,没有机会在大家的议论中做解释,更深层次地陈述自己的想法,于是,许多灵感的火花就此沉寂。为了有更充分的研讨时间,许多教研上的交流,的是利用下班的时间,试想,有多少老师甘心情愿不下班也跟着评课?有多少真正的把教学当作“命业”,哪怕事业来做的? 这是一种可怕的沉沦。教师是深耕于教育这片土壤中的农夫,是对这片土地最有发言权的主角。一旦失却其专业主体意识,将会是一个多么贫于思考的盲目群体。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读到了一些教师一贯持有的“激情”与“热情”,读到了一种对于专业见解的强烈的表达愿望,读到了一种可贵的“坚持”,读到了有的教师把教学当作享受的那份喜悦。作为教学引领者的我们,此刻也找到了些许安慰。 路还要走下去,而且还要坚定不移地立足课堂,做好听评课这看起来平常,却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能量的工作。接下去怎么做?我以为,无论听课,评课,还是写课,应当一如既往地和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什么是教师眼里“真正意义上的对接”?那就是一如从前,彻底而真诚地交换意见,具有实质意义地,平等深入地讨论课堂问题。让教师在理解你的同时,自己也变得深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见解,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获得真正的专业成长。 摆在我们教学干部眼前的路是,在利用课堂,在和老师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的专业主体意识的唤醒,是可以通过听课评课获得的。因此,教学干部要做的,不仅仅是张罗主持,上传下达,而应当是基于学校的情况,努力探索新的教研思路。一旦见效,这一思路里就富有了文化意义。它使得教研活动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传统模式的束缚,获得符合教师专业成长内在需要的现实道路的构建。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