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1:50发布
求一篇石油价格市场调查报告
求一篇石油价格市场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石油日需求量大约580万桶,需进口补充230万桶,如不加紧石油储备难恐受这些抄家们的口食侵袭,在美元大幅贬值时期其实也是我们加紧储备的最佳时期,很大程度来借助美元的贬值而抵消了国际石油的进口涨幅。 我国应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储备市场,那样才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放松油库而进行调衡国际油价的发言权。日美两国储备均在百日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30天,这将在国际石油的发言权上显得举足轻重。必需加快建立起沿海大中城市的石油储备库,且中原腹地也应增设适量的库地,以备战时内需而免受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石油储备应不能低于日美两国,原因很简单,美国的国际外交以及它的武器可以打出石油来,则中国不然。日本经济发实已停顿且可供油百日,它的经济增长量无法与我国比拟。且日元在世界上是硬通货,必要时可以直接与输油国达成临时协议,以日元的方式交易。换句话说可以以货易货,而中国是行不通的,这是我们的短处。 美元贬值不是好事,但在贬值的情况下加大对我国的石油储备这绝对是一次天赐良机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调控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提升的基本格局。所谓大蓝筹股行情可能会在夏天突然出现。 美国已将货币倾销和制造国际动荡局势当作了解决其国内巨额债务问题的主要策略。估计2008年的油价,仍会在美国”理性”调控下非理性地上升。国际性通货膨胀已通过国际贸易不断传递到中国经济体。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调控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提升的基本格局。所谓大蓝筹股行情可能会在夏天突然出现。 新年刚过,国际原油价格即破了100美元大关,引发国际政治经济的“心理地震”,强烈的全球性通货膨胀预期形成连锁效应。从表面看,高油价是国际政局动荡的结果,但是,油价大涨的核心因素是美元贬值政策即美元国际通货地位保卫战的结果。面对双赤字,美国为了保持美元的“信心价值”,在金本位制破产的条件下,只能通过控制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石油资源,让美国控制的石油资源起到美元内在价值的信心作用,双赤字下流向全世界的包括膨胀的石油美元在内的美元才能具备支付手段与储备货币的功能,美国才可能通过出口货币、进口财富实现对全世界的财富大转移,即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将“落后国家”的剩余价值无形中转移到美国居民和国库中。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已经将货币倾销和制造国际动荡局势当作了解决其国内巨额债务问题的主要策略。估计在新一届总统上台前,这个策略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升的美国因素还会继续,2008年石油价格仍然会在美国“理性”调控下非理性地上升。 如此,则物价上升预期会进一步强化。油价上涨,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生产成本上升,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更为全面而广泛。现代运输业不得不提高运价以弥补亏损,运价上涨势必造成各种消费品的涨价,最终推高柴米油盐价格,从而引发CPI全面上升。 油价上升还将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控制难度。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成本与石油价格直接相关。如果粮食价格跟不上生产成本上升,仍然会抑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会急剧上升。鉴于这种全球共识,在期货市场上,粮价已持续上升到历史高位或者创出新高。在国际粮价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近期小麦期货价格迫近历史高点,大豆期货价格创下34年新高。在巴黎,油菜籽价格升至历史高点,上涨1.5%至每吨444.75欧元,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上周上探每吨961美元的历史高点。由于粮食和油菜籽是生物燃料的关键原料,油价上涨给农业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在高油价下,食品、饲料和燃料方面对农作物的需求混合在一起,造成了对农产品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世界粮食短缺情况严重,生物燃料的发展却因高油价而不断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展望计划主任居尔坎说,过去十多年,全球谷物储量一直在减少,目前储量只够维持57天。巴塞罗那粮食资源组织说,随着许多农民准备改种可带来高利润的生物燃料作物,粮食供应正进一步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如果扩大使用生物燃料的情况持续下去,以粮食作为燃料来源可能会对粮食需求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可能从2005年的每年100亿加仑增至每年250亿加仑,折合为年率每年增长20%。 可见,高油价必然带动全球将进入高粮价时代,为此,中国将告别低通胀和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而在国际石油价格为美国调控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得充分考虑国际间博弈的因素,政策调控作用将弱化。在高油价的条件下,我国的宏观调控就不可能只通过“重农”政策实现农业的全面复苏。美国农业是在国际“大棋局”下布局的,通过对农业全面高额补贴保持美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来一个对粮食、石油同时提高价格的战略,迫使大量石油进口和粮食安全还不稳定的中国付出高成本。美国减少玉米出口,全球粮食和食品价格就跟着上升,必然推动利率上升的预期,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高油价还将形成对能源危机的恐慌,而这又必然导致对石油储备需求的上升,从而在短期内加剧石油需求的上升,石油美元随之更加泛滥,美元倾销的路径更为宽松,从而在世界性美元倾销和世界性物价上升压力下形成通货膨胀的强烈预期。 为预防通货膨胀预期过度,中国政府必然采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共同调控市场。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今年春天会因为高油价而更紧,对贷款的额度管理将可能是十年来最为严格的,对中小企业将会形成较大的压抑。因为要平衡本币升值的冲动,提升利率会更谨慎。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5.22%左右,最高预期不会超过5.49%。存款保证金率还会继续提高,大约会达16.5%的水平。这种强烈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形成马太效应,行业的利润集中度会提高,利润必然会向国家政策倾斜的上游、资源、垄断企业集中,而下游竞争性行业的利润率日渐下降。 笔者认为,因为国际油价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双高,国际性通货膨胀已通过国际贸易不断传递到中国经济体。中国在高价进口、低价出口并在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和本币升值多重压力下出台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是一种矛盾状态下的政策调控。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取消资源、原料和能源进口关税,对一些高能耗行业征收出口关税的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基本格局。本币升值、能源价格高企必然形成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的提升,即会出现20%的国有大企业占80%以上利润贡献率的现象。可以预期,这种现象在2008年会继续存在,所谓大蓝筹股行情会在夏天来临时突然出现,从而为高油价下的2008年沪深股市投资策略提供清晰的思路。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求一篇石油价格市场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石油日需求量大约580万桶,需进口补充230万桶,如不加紧石油储备难恐受这些抄家们的口食侵袭,在美元大幅贬值时期其实也是我们加紧储备的最佳时期,很大程度来借助美元的贬值而抵消了国际石油的进口涨幅。
我国应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储备市场,那样才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放松油库而进行调衡国际油价的发言权。日美两国储备均在百日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30天,这将在国际石油的发言权上显得举足轻重。必需加快建立起沿海大中城市的石油储备库,且中原腹地也应增设适量的库地,以备战时内需而免受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石油储备应不能低于日美两国,原因很简单,美国的国际外交以及它的武器可以打出石油来,则中国不然。日本经济发实已停顿且可供油百日,它的经济增长量无法与我国比拟。且日元在世界上是硬通货,必要时可以直接与输油国达成临时协议,以日元的方式交易。换句话说可以以货易货,而中国是行不通的,这是我们的短处。
美元贬值不是好事,但在贬值的情况下加大对我国的石油储备这绝对是一次天赐良机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调控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提升的基本格局。所谓大蓝筹股行情可能会在夏天突然出现。
美国已将货币倾销和制造国际动荡局势当作了解决其国内巨额债务问题的主要策略。估计2008年的油价,仍会在美国”理性”调控下非理性地上升。国际性通货膨胀已通过国际贸易不断传递到中国经济体。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调控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提升的基本格局。所谓大蓝筹股行情可能会在夏天突然出现。
新年刚过,国际原油价格即破了100美元大关,引发国际政治经济的“心理地震”,强烈的全球性通货膨胀预期形成连锁效应。从表面看,高油价是国际政局动荡的结果,但是,油价大涨的核心因素是美元贬值政策即美元国际通货地位保卫战的结果。面对双赤字,美国为了保持美元的“信心价值”,在金本位制破产的条件下,只能通过控制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石油资源,让美国控制的石油资源起到美元内在价值的信心作用,双赤字下流向全世界的包括膨胀的石油美元在内的美元才能具备支付手段与储备货币的功能,美国才可能通过出口货币、进口财富实现对全世界的财富大转移,即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将“落后国家”的剩余价值无形中转移到美国居民和国库中。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已经将货币倾销和制造国际动荡局势当作了解决其国内巨额债务问题的主要策略。估计在新一届总统上台前,这个策略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升的美国因素还会继续,2008年石油价格仍然会在美国“理性”调控下非理性地上升。
如此,则物价上升预期会进一步强化。油价上涨,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生产成本上升,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更为全面而广泛。现代运输业不得不提高运价以弥补亏损,运价上涨势必造成各种消费品的涨价,最终推高柴米油盐价格,从而引发CPI全面上升。
油价上升还将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控制难度。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成本与石油价格直接相关。如果粮食价格跟不上生产成本上升,仍然会抑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会急剧上升。鉴于这种全球共识,在期货市场上,粮价已持续上升到历史高位或者创出新高。在国际粮价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近期小麦期货价格迫近历史高点,大豆期货价格创下34年新高。在巴黎,油菜籽价格升至历史高点,上涨1.5%至每吨444.75欧元,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上周上探每吨961美元的历史高点。由于粮食和油菜籽是生物燃料的关键原料,油价上涨给农业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在高油价下,食品、饲料和燃料方面对农作物的需求混合在一起,造成了对农产品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世界粮食短缺情况严重,生物燃料的发展却因高油价而不断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展望计划主任居尔坎说,过去十多年,全球谷物储量一直在减少,目前储量只够维持57天。巴塞罗那粮食资源组织说,随着许多农民准备改种可带来高利润的生物燃料作物,粮食供应正进一步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如果扩大使用生物燃料的情况持续下去,以粮食作为燃料来源可能会对粮食需求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可能从2005年的每年100亿加仑增至每年250亿加仑,折合为年率每年增长20%。
可见,高油价必然带动全球将进入高粮价时代,为此,中国将告别低通胀和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而在国际石油价格为美国调控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得充分考虑国际间博弈的因素,政策调控作用将弱化。在高油价的条件下,我国的宏观调控就不可能只通过“重农”政策实现农业的全面复苏。美国农业是在国际“大棋局”下布局的,通过对农业全面高额补贴保持美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来一个对粮食、石油同时提高价格的战略,迫使大量石油进口和粮食安全还不稳定的中国付出高成本。美国减少玉米出口,全球粮食和食品价格就跟着上升,必然推动利率上升的预期,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高油价还将形成对能源危机的恐慌,而这又必然导致对石油储备需求的上升,从而在短期内加剧石油需求的上升,石油美元随之更加泛滥,美元倾销的路径更为宽松,从而在世界性美元倾销和世界性物价上升压力下形成通货膨胀的强烈预期。
为预防通货膨胀预期过度,中国政府必然采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共同调控市场。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今年春天会因为高油价而更紧,对贷款的额度管理将可能是十年来最为严格的,对中小企业将会形成较大的压抑。因为要平衡本币升值的冲动,提升利率会更谨慎。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5.22%左右,最高预期不会超过5.49%。存款保证金率还会继续提高,大约会达16.5%的水平。这种强烈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形成马太效应,行业的利润集中度会提高,利润必然会向国家政策倾斜的上游、资源、垄断企业集中,而下游竞争性行业的利润率日渐下降。
笔者认为,因为国际油价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双高,国际性通货膨胀已通过国际贸易不断传递到中国经济体。中国在高价进口、低价出口并在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和本币升值多重压力下出台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是一种矛盾状态下的政策调控。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取消资源、原料和能源进口关税,对一些高能耗行业征收出口关税的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基本格局。本币升值、能源价格高企必然形成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的提升,即会出现20%的国有大企业占80%以上利润贡献率的现象。可以预期,这种现象在2008年会继续存在,所谓大蓝筹股行情会在夏天来临时突然出现,从而为高油价下的2008年沪深股市投资策略提供清晰的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