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1:50发布
请介绍下四川的大学以及专业情况
请介绍下四川的大学以及专业情况 四川文理学院创建于1976年,时称达县383531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川东地区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四川省东部重镇达州市,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此交汇,210、318国道和达渝、达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河市机场可直航成都、西安、武汉、广州等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占地总面积近800亩,老校区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新校区位于风光旖旎的莲花湖风景区。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8000多人,成教函授学生1800多人,在职教职工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08人,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117人,客座教授42人,外籍教师4人。设有中文、外语、社科、数学、物理与工程技术、化学与化学工程、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初等教育、体育、教育科学与技术、管理系、思政部等14个系部15个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和53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有巴渠文化、川陕苏区历史文化、高等教育、心理健康、应用电子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外语语言及应用、书法艺术等10个研究所。学校主要面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江西、湖南、湖北、新疆、青海、黑龙江、海南、山东、河南、广西等15个省市招生,是一所融文理工经管学科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校。 建校3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狠抓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课程和专业设置日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自1995年组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先后有17个队6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15项,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节和电子设计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被评为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高校文明校园单位”。2003年学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同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2004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2006年被授予“十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主办有省级公开刊物《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报》,在全国高校及学术界拥有大量读者,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SCI、EI等全文转载和收目。近三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15部,获得市厅级以上社科奖3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7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 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30000多名合格大学生,该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敬业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些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著名作家、诗人、企业家等,学院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办学声誉。 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购置了价值400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47间,馆藏图书66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学院在新区修建了400米塑胶标准运动场和运动场馆,学生宿舍全部实行了公寓化管理,每套寝室配备了独立的学习室和洗手间,安装了校园宽带网,部分寝室安装了空调和闭路电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当前,学院正抓住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达州市建设西部能源、化工基地的机遇,按照“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高举改革旗帜,不断研究和探索本科办学的新路子,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托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学院办成具有影响力的合格本科院 四川外语学院(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SISU),始建于1950年4月,是在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创立的,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和四川外语学院等五个发展时期。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校名。学校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坐落在嘉陵江畔、歌乐山麓,占地1000余亩,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学校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从最初专业单一的俄语专科学校发展成为拥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意大利语、印地语和翻译、法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语种和专业,包括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外国语大学。学校现有19个系部(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22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有“托福”、“雅思”、“德福”、“GRE”、“HSK”、“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等国家级考试点,是重庆市干部外语培训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外语教育优势,以文学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建校以来,为国家已培养8万余名高级涉外人才,许多校友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及所在单位的精英或骨干。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65%,多数教师曾在国外讲学、进修或研习。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省级教学名师,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一批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学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和专家执教。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建设课程与重庆市首批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古巴、埃及等国家的4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兄弟院校在师资培训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校有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是外语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出版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著、词典、译著和教材;部分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教育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CSSCI、SSCI、A&H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学校图书馆藏有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语言类工具书等各类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近3000种。学校拥有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努力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四川轻化工学院始建于1965年,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1983年更为现校名,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结合的多层次、多学科的省属本科院校。 四川轻化工学院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校园占地41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四川省命名的园林式高等院校。学院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1500余种。在校学生7500人,其中本科生5500人,专科生1000人,成人学生1000人,研究生20余名。 四川轻化工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经济法律系、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外语部、体育部、计算中心等教学系部及成人教育学院。有信息与控制、化工设备设计、腐蚀与工程、机械工程、食品发酵、痕量分析等10余个研究所40余个实验室。开办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法学等本科专业及相应的专科专业。 四川轻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教师近500人,教授30人,副教授150余人。四川轻化工学院对外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高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关系。 四川轻化工学院不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学院每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各类竞赛中取得国家级和省级优异成绩。学院倡导“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优良校风,建院35年以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广泛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川外语学院是我国建国初期首批创办的、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外国语学院,是西南地区外语教育与科研基地和外语资料与信息咨询中心,也是外交部在西南地区录用毕业生的定点院校。五十多年来,四川外语学院集聚了众多外语教育与科研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外语教育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外语科研成果,构建了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凝聚了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积淀了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四川外语学院举办、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校园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现有英语翻译系、英语经贸系、英语旅游系、英语外事管理系、英语师范系、日语系、德语系、西班牙语系、法语系等9个教学系和1个外语教育培训中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拥有一支以高职称教师为学科带头人、高学历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在300多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43%,部分教师曾在国外学习、进修、讲学,常年聘有外籍教师和专家任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在秉承四川外语学院光荣传统、吸纳四川外语学院文化底蕴、应用四川外语学院教育资源的同时,坚持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确立了“中国同类高校中以外语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互相交叉、互为渗透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教学应用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传播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时代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将“成人”与“成才”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崇尚严谨的治学精神、严密的教学组织、严格的学生管理,按照品德是灵魂、学识是根本、才能是基础、体质是保障的指导思想,建立了“1+N”(一个文凭+多个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教学方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参照四川外语学院的标准,并根据生源的多元性、师资的特殊性、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规程和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计划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采用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增强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常年聘请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任教,大多数专业课实行外语讲授。此外,还经常开展外语朗诵比赛、快速阅读王擂台赛、单词大王擂台赛、外语电影配音竞赛、外语晚会、外语角等活动。在按国家教学大纲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学院开办了翻译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导游资格认证、汽车驾驶、教师上岗证、普通话等级测试等7个人才培养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这些培训,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多方面的职业技能,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毕业生分别被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海南、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市用人单位录用,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的招生统一纳入国家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从2004级开始,学生毕业成绩合格者由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颁发毕业证书,取得学位的本科学生由四川外语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2006年,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招生专业包括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其中,英语专业包括翻译、经贸、旅游、外事管理、师范、国际物流管理、涉外法律、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涉外文秘等专业方向,共有五个语种、十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二、学院全称: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院校国标码:13673)三、学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银河东路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十年的开拓进取,经历了短训、中专、大学三个阶段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昔日的训练大队已从初创时期仅有教员4人,学员49人的短训班发展到拥有专职教师500多人,在校学生10000余人,并形成了以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 近年来,学院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创办了绵阳校区;并将原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在成都龙泉建立龙泉校区;占地800亩的成都航空港校区正在建设中,三年后学院在校学生将达到20000余人。 学院设立有电子系、计算机系、地球环境科学系、计算科学系、光电技术系、电子商务系、统计系、管理系、外语系等9个系和两课与公共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部,以及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开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统计学、英语等本科专业,可授予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学士学位。同时,学院还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学院等国内知名大学长期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此外,学院还开办了多种层次、多种专业的成人学历教育。同时学院也非常重视非学历继续教育,设立了剑桥信息技术CIT培训中心,印度NIIT软件工程师培训点,中国气象局VSAT卫星通信培训中心,以及国家软件(成都)基地培训中心。 学院教学条件完备、设备先进。建立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与微机接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信号处理(DSP)、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天气雷达、图象处理、电子商务模拟、会计电算化、金融电子化模拟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气象综合实习台。设立了计算机中心、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室等公共教学设施。校园网网管中心通过1000Mbps光纤与各大楼相连,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均可与因特网高速相连,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化办公、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学院图书馆在保留纸质图书的同时,还建有电子阅览室,新增了大量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已初具规模。 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52人,副教授190人,讲师140人,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60余人。一大批出国深造回国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我院还长期聘有外国专家从事英语课教学和部分专业课教学。 学院设有信息科学技术研究所、信息与通信研究所、图新技术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许多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专用集成电路应用与开发、天气雷达数字化研究、生态监测系统研究、多媒体通信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GPS与GIS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与单片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气象卫星信息处理与应用、环境评价新方法研究与应用、大气科学、电子商务等。 多年来,学院坚持理、工、文、管多学科发展,以工为主,特别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办学方向。学院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中国西部重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正在创建三个省级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优良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培养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0%,他们在我国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环境保护、能源交通、教育科研、金融保险、农林水利、气象等行业和部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业务、管理骨干或者科学技术带头人,他们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调整和拓宽专业学科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培养面向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科技人才1956年10月建院,名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5月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多学科性综合大学。设有16个系,20个研究所,50个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正、副教授500多名。馆藏图书80万册。本科专业 法学、社会学、英语、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地质学、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球物理学等
最多设置5个标签!
请介绍下四川的大学以及专业情况 四川文理学院创建于1976年,时称达县383531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川东地区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四川省东部重镇达州市,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此交汇,210、318国道和达渝、达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河市机场可直航成都、西安、武汉、广州等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占地总面积近800亩,老校区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新校区位于风光旖旎的莲花湖风景区。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8000多人,成教函授学生1800多人,在职教职工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08人,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117人,客座教授42人,外籍教师4人。设有中文、外语、社科、数学、物理与工程技术、化学与化学工程、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初等教育、体育、教育科学与技术、管理系、思政部等14个系部15个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和53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有巴渠文化、川陕苏区历史文化、高等教育、心理健康、应用电子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外语语言及应用、书法艺术等10个研究所。学校主要面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江西、湖南、湖北、新疆、青海、黑龙江、海南、山东、河南、广西等15个省市招生,是一所融文理工经管学科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校。 建校3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狠抓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课程和专业设置日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自1995年组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先后有17个队6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15项,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节和电子设计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被评为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高校文明校园单位”。2003年学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同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2004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2006年被授予“十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主办有省级公开刊物《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报》,在全国高校及学术界拥有大量读者,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SCI、EI等全文转载和收目。近三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15部,获得市厅级以上社科奖3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7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 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30000多名合格大学生,该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敬业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些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著名作家、诗人、企业家等,学院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办学声誉。 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购置了价值400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47间,馆藏图书66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学院在新区修建了400米塑胶标准运动场和运动场馆,学生宿舍全部实行了公寓化管理,每套寝室配备了独立的学习室和洗手间,安装了校园宽带网,部分寝室安装了空调和闭路电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当前,学院正抓住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达州市建设西部能源、化工基地的机遇,按照“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高举改革旗帜,不断研究和探索本科办学的新路子,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托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学院办成具有影响力的合格本科院 四川外语学院(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SISU),始建于1950年4月,是在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创立的,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和四川外语学院等五个发展时期。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校名。学校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坐落在嘉陵江畔、歌乐山麓,占地1000余亩,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学校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从最初专业单一的俄语专科学校发展成为拥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意大利语、印地语和翻译、法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语种和专业,包括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外国语大学。学校现有19个系部(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22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有“托福”、“雅思”、“德福”、“GRE”、“HSK”、“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等国家级考试点,是重庆市干部外语培训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外语教育优势,以文学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建校以来,为国家已培养8万余名高级涉外人才,许多校友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及所在单位的精英或骨干。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65%,多数教师曾在国外讲学、进修或研习。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省级教学名师,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一批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学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和专家执教。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建设课程与重庆市首批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古巴、埃及等国家的4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兄弟院校在师资培训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校有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是外语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出版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著、词典、译著和教材;部分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教育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CSSCI、SSCI、A&H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学校图书馆藏有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语言类工具书等各类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近3000种。学校拥有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努力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四川轻化工学院始建于1965年,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1983年更为现校名,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结合的多层次、多学科的省属本科院校。 四川轻化工学院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校园占地41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四川省命名的园林式高等院校。学院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1500余种。在校学生7500人,其中本科生5500人,专科生1000人,成人学生1000人,研究生20余名。 四川轻化工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经济法律系、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外语部、体育部、计算中心等教学系部及成人教育学院。有信息与控制、化工设备设计、腐蚀与工程、机械工程、食品发酵、痕量分析等10余个研究所40余个实验室。开办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法学等本科专业及相应的专科专业。 四川轻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教师近500人,教授30人,副教授150余人。四川轻化工学院对外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高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关系。 四川轻化工学院不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学院每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各类竞赛中取得国家级和省级优异成绩。学院倡导“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优良校风,建院35年以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广泛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川外语学院是我国建国初期首批创办的、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外国语学院,是西南地区外语教育与科研基地和外语资料与信息咨询中心,也是外交部在西南地区录用毕业生的定点院校。五十多年来,四川外语学院集聚了众多外语教育与科研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外语教育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外语科研成果,构建了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凝聚了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积淀了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四川外语学院举办、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校园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现有英语翻译系、英语经贸系、英语旅游系、英语外事管理系、英语师范系、日语系、德语系、西班牙语系、法语系等9个教学系和1个外语教育培训中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拥有一支以高职称教师为学科带头人、高学历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在300多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43%,部分教师曾在国外学习、进修、讲学,常年聘有外籍教师和专家任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在秉承四川外语学院光荣传统、吸纳四川外语学院文化底蕴、应用四川外语学院教育资源的同时,坚持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确立了“中国同类高校中以外语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互相交叉、互为渗透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教学应用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传播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时代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将“成人”与“成才”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崇尚严谨的治学精神、严密的教学组织、严格的学生管理,按照品德是灵魂、学识是根本、才能是基础、体质是保障的指导思想,建立了“1+N”(一个文凭+多个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教学方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参照四川外语学院的标准,并根据生源的多元性、师资的特殊性、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规程和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计划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采用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增强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常年聘请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任教,大多数专业课实行外语讲授。此外,还经常开展外语朗诵比赛、快速阅读王擂台赛、单词大王擂台赛、外语电影配音竞赛、外语晚会、外语角等活动。在按国家教学大纲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学院开办了翻译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导游资格认证、汽车驾驶、教师上岗证、普通话等级测试等7个人才培养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这些培训,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多方面的职业技能,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毕业生分别被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海南、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市用人单位录用,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的招生统一纳入国家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从2004级开始,学生毕业成绩合格者由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颁发毕业证书,取得学位的本科学生由四川外语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2006年,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招生专业包括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其中,英语专业包括翻译、经贸、旅游、外事管理、师范、国际物流管理、涉外法律、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涉外文秘等专业方向,共有五个语种、十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二、学院全称: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院校国标码:13673)三、学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银河东路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十年的开拓进取,经历了短训、中专、大学三个阶段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昔日的训练大队已从初创时期仅有教员4人,学员49人的短训班发展到拥有专职教师500多人,在校学生10000余人,并形成了以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 近年来,学院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创办了绵阳校区;并将原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在成都龙泉建立龙泉校区;占地800亩的成都航空港校区正在建设中,三年后学院在校学生将达到20000余人。 学院设立有电子系、计算机系、地球环境科学系、计算科学系、光电技术系、电子商务系、统计系、管理系、外语系等9个系和两课与公共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部,以及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开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统计学、英语等本科专业,可授予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学士学位。同时,学院还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学院等国内知名大学长期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此外,学院还开办了多种层次、多种专业的成人学历教育。同时学院也非常重视非学历继续教育,设立了剑桥信息技术CIT培训中心,印度NIIT软件工程师培训点,中国气象局VSAT卫星通信培训中心,以及国家软件(成都)基地培训中心。 学院教学条件完备、设备先进。建立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与微机接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信号处理(DSP)、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天气雷达、图象处理、电子商务模拟、会计电算化、金融电子化模拟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气象综合实习台。设立了计算机中心、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室等公共教学设施。校园网网管中心通过1000Mbps光纤与各大楼相连,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均可与因特网高速相连,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化办公、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学院图书馆在保留纸质图书的同时,还建有电子阅览室,新增了大量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已初具规模。 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52人,副教授190人,讲师140人,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60余人。一大批出国深造回国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我院还长期聘有外国专家从事英语课教学和部分专业课教学。 学院设有信息科学技术研究所、信息与通信研究所、图新技术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许多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专用集成电路应用与开发、天气雷达数字化研究、生态监测系统研究、多媒体通信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GPS与GIS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与单片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气象卫星信息处理与应用、环境评价新方法研究与应用、大气科学、电子商务等。 多年来,学院坚持理、工、文、管多学科发展,以工为主,特别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办学方向。学院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中国西部重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正在创建三个省级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优良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培养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0%,他们在我国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环境保护、能源交通、教育科研、金融保险、农林水利、气象等行业和部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业务、管理骨干或者科学技术带头人,他们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调整和拓宽专业学科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培养面向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科技人才1956年10月建院,名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5月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多学科性综合大学。设有16个系,20个研究所,50个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正、副教授500多名。馆藏图书80万册。本科专业 法学、社会学、英语、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地质学、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球物理学等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