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1:50发布
来香港读研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
来香港读研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 很不讨喜地趁大家还没放假来砸个场,这篇算是写给自己的期末总结。也许有些真话不那么好听,但还是希望客观地评价读研时的状态。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哦~怀一颗愉悦之心,能学习恐怕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了吧。1.每次洗完头发能抓下一大把,每天醒来后都深陷梦魇中,这样的状态单曲循环了四个月,总算在上周final后暂告一段落。其实我们算是心态很稳的人了,大难临头也总会“装”作淡定。但香港的读研生活却如同极限挑战,分分钟要抓狂,要大叫,甚至时常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话对于现在的我而言简直真理。这里的压力,大部分源于课业的难度。如果一件事情让学生不费多大力气便能轻松完成,本能的惰性也就会自然显露出来。所以我大概能理解,大学本科那种“临时抱佛脚就可以不挂”的考试,何尝不是“佛系本科生”的暗地帮凶?这在香港是不常见的。听一个本地同学说,能在香港读大学的孩子寥寥无几,只占20%左右,算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而跟他们相处后才证实,别人的本科确实能甩我们好几条街。有一次Professor拿他出给大二学生的题目给我们做,难度不输给研究僧最{{BANNED}}的课程。所以即便我们一周只有四门课,但由于课业压力太大,均给每一科目的时间也总是捉禁见肘。好吧,吐槽并非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还是想客观跟你们聊聊,来香港读研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2.来香港读书这段时间我也成了免费的“留学顾问”,不少学弟学妹的主要顾虑是这种一年速成的教育模式究竟对能力提升有没有本质上的帮助。我一点也不想避讳,速成确实是香港研究生的最显著标签,一如这个城市的气质,生怕脚步慢下来就会错过些什么。说来也有点嘲讽,我们是大三就决定要出去读书了。当时在英国、香港、加拿大、美国之间做过权衡,最先淘汰掉了前两个选项,原因就是嫌它们太快。倘若还算上适应的时间,真正能沉下心来学习也就半年不到。可阴差阳错地最后还是来了香港,也真切体会了一回什么叫“快”。上课的进度是快的,作业的频率是快的,消化知识的节奏也是快的,以至于我们现在悠悠闲闲过寒假都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学生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它逼着你走完全部流程,最后封装推向市场,本质上亦是一种功利性的交易。我们很少这样赤裸裸地讲,因为大家其实都对个中微妙不言自明,但仍旧想美化自己的求学经历,毕竟也是花了钱花了时间的。每每跟师弟师妹说到这里,他们几乎大半都开始半放弃状态了,倘若家里并不富足,来这里“速成”研究生就显得更不划算。往往这个时候,我就会慢悠悠地开始铺展我的“但是”,这其实并不是香港教育的全貌。即便速度是快了些,但是这过程里的任意一个细节都没有丢失。教育本质上是服务业,香港在服务业这块还是可以信心满满地拍胸脯说自己是数一数二的。举个例子吧。香港的学校在处理作业的手法上就和内地很不一样,作业之前会先有三四页纸的作业简介,包括你要读的reference,行文结构可以怎么编排,启发你的一些观点,还有一整页严谨细致的grade criteria(评分细则)。作业发下来后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写上评语,评分表格里会针对每一个细则给出具体分数。胡子妹妹的某项作业要求~以前本科读书只会在期末的时候在系统上看到一个孤零零的分数,大家做作业似乎也只是为了最后得到一个数字。但经历了这短短几个月,我开始明白学习的意义其实远不止于此。3.曾经有个朋友在票圈上转发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剑桥的读书体验。特别喜欢文章结尾的一段话:一所好的大学最值得珍惜的往往不是它能直接教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它为这样的日常学习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是它对人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细致入微的关照。可以说是写进心眼里了。相比于缜密的逻辑,开拓的视角,来HK读研最大的收获其实是“爱上了学习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用文字加以形容,它就像你爱上了某一首歌,或某一款饮料,每天都想再听一遍或再尝一口,一旦沉浸其中,便会忘乎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喜悦。要想培养这番热爱,你必须把自己放在最显眼的位子上。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是感受一件事情是否有所价值的唯一“捷径”。所以过去那种老师喂养的“读PPT”模式,尽管也有丰富的输入,可却难让我们真正产生乐趣。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它颠倒了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但凡学生成了幕后配角,他们便会把自己置身事外,这时候再谈“热爱”就困难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的教授只问问题,答案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和探讨,换句话说,学生真正地“翻身做了主人”。有时候三个小时的课程有三分之二被用于discussion,正是在这难得的头脑风暴里,我才有机会见识到别人尖锐的思考方式,也才体会到不同的角度下会有怎样的分析方法。在这种锻炼下,我们不再一遇到问题就等着“旁听”或“Google”,因为要想参与讨论,你就必须有备而来。而当你的想法被大家认可,你一定会爱上这个解锁难题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角色互换暗含着一个简单的逻辑:学习从来都只是为了自己。所以如果你把它看成快速拿文凭的手段,你也会根据同样的目的制定相应的策略,马虎敷衍,坐等毕业。但假如你把它看成人生中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你就会明白“喜爱”这种虚无的感觉其实有多么珍贵。4.倘若说本科四年让我养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那么在香港读研则让我养成了事事深入思考的习惯。是的,这笔学费给的确实有些肉疼,但我很庆幸2017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相信这会是一笔终生受益的财富。考完试后我约了专业课的professor聊天,我们坐在校道一侧的靠背椅上,当时天空湛蓝,有飞鸟掠翅而过。我非常记得教授跟我说起期末presentation时讲的一句话:“你可能根本不需要提高些什么,你要做的只是享受这个过程。”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个想要读研的朋友。我们虽然听着“知识创造财富”长大,但慢慢你就会明白,少一点功利心的学习是多么美妙的经历。怀一颗愉悦之心,能学习恐怕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了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来香港读研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 很不讨喜地趁大家还没放假来砸个场,这篇算是写给自己的期末总结。也许有些真话不那么好听,但还是希望客观地评价读研时的状态。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哦~怀一颗愉悦之心,能学习恐怕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了吧。1.每次洗完头发能抓下一大把,每天醒来后都深陷梦魇中,这样的状态单曲循环了四个月,总算在上周final后暂告一段落。其实我们算是心态很稳的人了,大难临头也总会“装”作淡定。但香港的读研生活却如同极限挑战,分分钟要抓狂,要大叫,甚至时常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话对于现在的我而言简直真理。这里的压力,大部分源于课业的难度。如果一件事情让学生不费多大力气便能轻松完成,本能的惰性也就会自然显露出来。所以我大概能理解,大学本科那种“临时抱佛脚就可以不挂”的考试,何尝不是“佛系本科生”的暗地帮凶?这在香港是不常见的。听一个本地同学说,能在香港读大学的孩子寥寥无几,只占20%左右,算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而跟他们相处后才证实,别人的本科确实能甩我们好几条街。有一次Professor拿他出给大二学生的题目给我们做,难度不输给研究僧最{{BANNED}}的课程。所以即便我们一周只有四门课,但由于课业压力太大,均给每一科目的时间也总是捉禁见肘。好吧,吐槽并非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还是想客观跟你们聊聊,来香港读研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2.来香港读书这段时间我也成了免费的“留学顾问”,不少学弟学妹的主要顾虑是这种一年速成的教育模式究竟对能力提升有没有本质上的帮助。我一点也不想避讳,速成确实是香港研究生的最显著标签,一如这个城市的气质,生怕脚步慢下来就会错过些什么。说来也有点嘲讽,我们是大三就决定要出去读书了。当时在英国、香港、加拿大、美国之间做过权衡,最先淘汰掉了前两个选项,原因就是嫌它们太快。倘若还算上适应的时间,真正能沉下心来学习也就半年不到。可阴差阳错地最后还是来了香港,也真切体会了一回什么叫“快”。上课的进度是快的,作业的频率是快的,消化知识的节奏也是快的,以至于我们现在悠悠闲闲过寒假都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学生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它逼着你走完全部流程,最后封装推向市场,本质上亦是一种功利性的交易。我们很少这样赤裸裸地讲,因为大家其实都对个中微妙不言自明,但仍旧想美化自己的求学经历,毕竟也是花了钱花了时间的。每每跟师弟师妹说到这里,他们几乎大半都开始半放弃状态了,倘若家里并不富足,来这里“速成”研究生就显得更不划算。往往这个时候,我就会慢悠悠地开始铺展我的“但是”,这其实并不是香港教育的全貌。即便速度是快了些,但是这过程里的任意一个细节都没有丢失。教育本质上是服务业,香港在服务业这块还是可以信心满满地拍胸脯说自己是数一数二的。举个例子吧。香港的学校在处理作业的手法上就和内地很不一样,作业之前会先有三四页纸的作业简介,包括你要读的reference,行文结构可以怎么编排,启发你的一些观点,还有一整页严谨细致的grade criteria(评分细则)。作业发下来后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写上评语,评分表格里会针对每一个细则给出具体分数。胡子妹妹的某项作业要求~以前本科读书只会在期末的时候在系统上看到一个孤零零的分数,大家做作业似乎也只是为了最后得到一个数字。但经历了这短短几个月,我开始明白学习的意义其实远不止于此。3.曾经有个朋友在票圈上转发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剑桥的读书体验。特别喜欢文章结尾的一段话:一所好的大学最值得珍惜的往往不是它能直接教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它为这样的日常学习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是它对人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细致入微的关照。可以说是写进心眼里了。相比于缜密的逻辑,开拓的视角,来HK读研最大的收获其实是“爱上了学习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用文字加以形容,它就像你爱上了某一首歌,或某一款饮料,每天都想再听一遍或再尝一口,一旦沉浸其中,便会忘乎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喜悦。要想培养这番热爱,你必须把自己放在最显眼的位子上。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是感受一件事情是否有所价值的唯一“捷径”。所以过去那种老师喂养的“读PPT”模式,尽管也有丰富的输入,可却难让我们真正产生乐趣。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它颠倒了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但凡学生成了幕后配角,他们便会把自己置身事外,这时候再谈“热爱”就困难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的教授只问问题,答案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和探讨,换句话说,学生真正地“翻身做了主人”。有时候三个小时的课程有三分之二被用于discussion,正是在这难得的头脑风暴里,我才有机会见识到别人尖锐的思考方式,也才体会到不同的角度下会有怎样的分析方法。在这种锻炼下,我们不再一遇到问题就等着“旁听”或“Google”,因为要想参与讨论,你就必须有备而来。而当你的想法被大家认可,你一定会爱上这个解锁难题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角色互换暗含着一个简单的逻辑:学习从来都只是为了自己。所以如果你把它看成快速拿文凭的手段,你也会根据同样的目的制定相应的策略,马虎敷衍,坐等毕业。但假如你把它看成人生中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你就会明白“喜爱”这种虚无的感觉其实有多么珍贵。4.倘若说本科四年让我养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那么在香港读研则让我养成了事事深入思考的习惯。是的,这笔学费给的确实有些肉疼,但我很庆幸2017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相信这会是一笔终生受益的财富。考完试后我约了专业课的professor聊天,我们坐在校道一侧的靠背椅上,当时天空湛蓝,有飞鸟掠翅而过。我非常记得教授跟我说起期末presentation时讲的一句话:“你可能根本不需要提高些什么,你要做的只是享受这个过程。”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个想要读研的朋友。我们虽然听着“知识创造财富”长大,但慢慢你就会明白,少一点功利心的学习是多么美妙的经历。怀一颗愉悦之心,能学习恐怕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了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