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5 11:50发布
各位达人谁能帮我制定一个合适的考研复习计划,时间表什么的啊---
各位达人谁能帮我制定一个合适的考研复习计划,时间表什么的啊 ?? 制定复习时间表并不难,重要的是执行力和自控力!别人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呀!建议去看看《求学~考研》这本杂志它提供了大的复习安排!也可以在网上找找在就是辅导班老师的安排!一般都是一月份为单位的你还要根据自己把计划具体到每一星期每一天!执行!!!好好按计划复习就不会有问题的!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更多的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各位达人谁能帮我制定一个合适的考研复习计划,时间表什么的啊 ?? 制定复习时间表并不难,重要的是执行力和自控力!别人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呀!建议去看看《求学~考研》这本杂志它提供了大的复习安排!也可以在网上找找在就是辅导班老师的安排!一般都是一月份为单位的你还要根据自己把计划具体到每一星期每一天!执行!!!好好按计划复习就不会有问题的!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更多的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