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17:45发布
落差这么大?留学生在香港、大陆、美国就业情况咋样?
落差这么大?留学生在香港、大陆、美国就业情况咋样? 出国留学,去往香港留学,很多留学的童鞋都拿各国的就业情况来做对比,留学生在美国、香港、大陆就业生存状况对比如何呢 惊掉你的下巴!居然几十万起薪的落差!
1 、就业生存状况之工作及收入:
A、香港
香港的起薪分布非常不均匀。作为一个纯粹的金融都市,香港可以说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之一;国际化的投行或者hedge fund之类的小公司,起薪基本与美国持平,在50到90万港元之间;而工程类的工作,起薪一般只有10到20万港元强。所以,香港不是个适合搞实业的地方,除非你有超牛的关系。
由此看来,在香港搞金融似乎很好,很有家的感觉又很有优越感。但是,亚洲的金融市场比美国小的太多,所以金融公司在亚洲的盈利能力普遍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因此,在亚洲,通常无法拿到与美国类似的分红,对于hedge fund,proprietary trading之类的纯以绩效说话小公司更是如此。当然,如果你没有成为亿万富翁的野心,老老实实的混下去也足够了。
在香港从事教职也是个很好的选择。为了吸引人才,香港的大学开出的工资很有吸引力,正教授能够到200万每年。但是,香港的科研环境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而且香港的大学更喜欢从美国的名校招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教授,所以,这条路并不好走。香港是著名的避税天堂,个人所得税最高不超过15%。
香港的公共假期很多,既有中国的春节、国庆节,也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香港的公司一般也有每年15到20天的年假。但是金融类公司一般上班时间很长,每天12个小时以上并不鲜见。
B、国内
国内的起薪差别很大,极少数牛人可以拿到50万以上的年薪,但大多数人的起薪在4万到10万元之间。除了国际化投行和中金等少数几个大鳄,大多数金融公司的起薪也很难超过15万,即使有海外留学的背景,也一般不会为你开出更高的价码。国内金融公司的分红比较慷慨,好一些的第一年就能够达到一年工资的水平。
国内的金融市场远远大于香港,机会也远远多于香港,如果能混出头,前途将不可限量。不过,在美国与香港市场上的流行做法在国内不见得能行的通,选准一个合适的回国时机很重要。国内教职起薪很低,官僚气氛重。虽然近些年都在加大对高校的扶植,千人计划等等也搞得如火如荼,但这些基本针对已经在美国混出名堂而想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的人,不适合初出茅庐的新人。
国内税负并不轻,虽然对于一般收入者,税率低于美国,但考虑到美国有相当的退税空间,实际税负反而比美国略重。
国内的假期相对较少,新人的调休假一般少于10天。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很多金融类公司的员工通常在周末也需要加班,并不适合享受生活的朋友。
C、美国
美国本科生起薪在4万美元左右,硕士为5万,博士为6万。如果是名校毕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1到2万。顶级名校的博士可以拿到10万,超过10万的毫无疑问就属于高薪阶层了。
美国是工程师的天堂,搞工科的人在美国的起薪基本与金融界持平,差别只是分红少,升级慢。
由于起薪是一个人挑选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无论是香港还是国内,工程界的起薪都无法达到美国哪怕一半的水平,所以搞工科的人很少回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工科升职较慢,前几年都是在打杂,即使非常顺利,几年之后步入高职,也往往已娶妻生子,基本上在美国定居了。这种生活模式,是中国留学生最典型的模式。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但美国金融界的起薪并不明显高于工程界。
不过,由于美国市场太大,钱太好赚,金融界的分红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在好的年景,即使刚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也可以得到与年薪几乎相等的分红,而老员工的分红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对于美国非常普遍的hedge fund,proprietary trading,private equity等等小公司,模式更加灵活,还常有按照挣的钱提成百分比的模式,高可至50%。对这一行非常有天赋的人,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几百万的分红,这样的造富之梦是其他行业不可想象的。当然,必须指出,美国金融界并不好进,即使进去90%也只是打打杂,按部就班。所以,造福之梦对于绝大多数人也只是个梦而已。
另一条非常普遍的路是教职。博士毕业后当教授,相得益彰,正体现博士的价值。但是,美国的教职并不好找,一般某个学校的博士只能找次一个档次的学校的教职,而超一流名校的教职,非超级牛人就不必想了。当教授的收入不高,但学校的生活相对简单,日常支出较少,自由度高,并且在社会上很受尊重,所以适合喜欢搞科研的人。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虽然在发达国家里不算高,可也相当可观。20%以上的联邦税是每个人都要交的,另外还有州税、城市税。在纽约、芝加哥之类的金融大都,总税率可以到40%以上。
美国是个注重生活质量的地方,公共假期10天左右,一般还有15到20天的调休假。大多数工程公司过的是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金融公司相对累一些,但是除了少数比较{{BANNED}}的,一般工作时间不超过每天10小时。
2、就业生存状况之 物价及房价:
香港的城市布局非常集中,造成了与中环靠近的区域房间很小,房价很高。在香港,90平米以上的房子就属于豪宅了,一般人是不敢想的。普通人家多是住50多平米的房子,甚至30平米的房子。以60平以下的房子为例,均价多在6、7万港元每平米。而香港租房的成本也很高,一般5、60平米的房子月租在15000上下,超过100平米的房子月租一般高于30000。但是,香港的小区配套设施很完善,近几年新建的小区,都带有不错的会所,里面常有运动场、健身房、棋牌室、游戏厅、K歌房等等设施,供住户免费或以很低廉的价格使用。
经过几年的疯长,国内大城市的房价已基本赶上了美国的二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房价,以距离市中心半小时车程为例,均已达到或超过2万元每平米。而国内的租房价格相对低廉,一套90平米,位置一般的房子,一般3000多元每月。但是,国内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除了个别的价格不低于纽约、香港房价的高级小区,一般都只是一个住的地方而已。
美国的肉类食品很便宜,蔬菜却很贵,一斤(美国论磅,方便起见,换算为斤。1磅大概0.9斤)西红柿可以卖到两三美元。想了解美国的肉菜价格,可以逛逛国内的沃尔玛、家乐福之类,价格与美国相仿。香港的肉菜类介于美国与内地之间,有类似于美国的超市,也有国内很常见的菜市场。
三地的服装、电器等等价格类似,名牌产品国内通常更贵些。但是在国内和香港可以买到的地摊货在美国基本买不到。
美国的服务业成本很高,出租车、理发等等的价格通常是国内的近10倍,餐馆的价格也通常是国内的四五倍。香港的服务业成本基本在美国的一半左右。综合来看,不考虑房价因素,三地的物价水平可以近似为美国:香港:国内 = 3:2:1。
除了纽约、芝加哥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市中心区,美国的房价并不高。如果要购买,基本上20万美元就可以在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买到不错的别墅。但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中心的房价很贵,90平米左右的公寓也要50万美元以上。在美国租房的价格因城市而异,差别很大。以90平米的公寓月租为例,一般的二线城市只要1000美元以内,在华盛顿、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市区则要2000美元,纽约市区要到3000美元以上。
3 、就业生存状况之生活及其他:
美国的空气质量普遍很好,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很干净。美国还是一个现代文化很丰富的国家,电影、音乐、游戏等等都引领潮流。美国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有家的感觉。华人在美国的人际圈子普遍比较小,呆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无聊。还有一点,美国的食物以快餐为主,喜欢美食的朋友会大失所望。
香港的大陆人很多,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很多有共同语言的朋友。香港与大陆一水之隔,联系起来也非常方便。香港的食物属于粤菜系,有一些川菜馆,但很难找到北方的菜系。香港有很大的自留绿地,居住的人很少,也没有除旅游业外的任何产业,很适合周末出游爬山、冲浪、吃海鲜,应有尽有。香港的交通非常方便,公共交通系统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对于多数人的居住区域,一般上班地点在半小时以内可达。
在香港居住7年以上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享受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双免签政策,很适合喜欢旅游的朋友。香港的缺点同样明显,居住环境过于拥挤,文化基本属于快餐文化,而且处于落伍的边缘。社会上主要以粤语为主,北方人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国内是最有家的感觉的,而且对于在国内接受过本科教育的人,朋友圈子也基本集中在国内。朋友多、发展空间大,优势明显。国内的缺点已为很多人诟病,比如居住环境拥挤、空气质量差、食品不安全、网络不自由等等。不再多说。其他比较的角度比较初级,比如入职收入,假期等等。
美国的人际关系简单,公众的普遍素质较高,而且不排外,很容易融入美国社会。美国出游方便,机票、住宿、租车都很便宜,很适合喜欢旅游,并且喜欢大自然的朋友。如果愿意,周末带着家人开个把小时,都能够到达充满清新野趣、远离人烟的处所。而且,周围通常有很人性化的设施,可以供你取水、加油、用餐、休息。
中美生活状况对照表美国中国拿到10年工作经验的年龄37岁左右33-35岁左右平均结婚年龄33-35岁左右25-28岁左右平均可选择对象范围可选女生少,可选男生差不多比米国多100倍身份绿卡要等到35岁10w人年京沪应届生马上拿集体户口住房买房不贵,租房贵租房便宜,买房离谱开车很便宜,无所谓车价油价都偏高,国产便宜吃饭肉便宜,菜水果超贵蔬菜水果便宜恩格尔系数(吃饭/月消费)10~20%~50%生活租房同居,租房结婚两极不买房选择多,买房苦衣服简单,成熟材料好花样多,外牌贵体力劳动外包服务业 (厨师保洁等)工人均4w$/yr(基本自己作)工人均4k$/yr(自己不用作)要娃平均1.5个,平均35岁要平均1个,平均30岁要社会华人少,西人敬而远之华人社会亲朋多,语言方便自我实现适合高智,能成功道路较少适合高情,发展道路多兴趣发展主流文化是西文,需要融入中文兴趣主流西文不稀罕政治权利华二代才有,1代没戏有戏但很难,人多预期未来30年平均家庭收入预期30年后收入6w$->4w$预期30年后家庭入10w->20w
4、就业生存状况之选择了不同的国家,就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香港特别适合的人:俩IT民工,高智商低情商,没有向上企图,喜欢西方式生活方式的,美女
香港特别适合的人:非工程教育行业,高情商,有向上企图,喜欢中国式生活,不苛求买房
B、中国
中国适合高情商,智商影响不大,2个人工作养1娃,生活较丰富,向上机会多但需特别努力
中国适合吃菜吃水果,适合租房不适合买房(租售比=2%的情况下),适合买国产车,适合男生感情折腾,女生不如国外好成家
美国适合高智商低情商,1个人工作养lp+2娃,生活比较平淡,向上机会较少
美国适合吃肉,不适合吃菜,适合买房,适合买名车,适合稳定的家庭生活,女生容易成家
比较而言,中国最突出的问题是,攒钱买房的话,生活质量低下(恩格尔系数多~50%)其次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剧烈变革,贫富分化情况下,仇富严重,尊重和平常心不足好在中国的两个突出问题,都是心理层面的,客观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突出的劣势。
最多设置5个标签!
落差这么大?留学生在香港、大陆、美国就业情况咋样? 出国留学,去往香港留学,很多留学的童鞋都拿各国的就业情况来做对比,留学生在美国、香港、大陆就业生存状况对比如何呢 惊掉你的下巴!居然几十万起薪的落差!
1 、就业生存状况之工作及收入:
A、香港
香港的起薪分布非常不均匀。作为一个纯粹的金融都市,香港可以说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之一;国际化的投行或者hedge fund之类的小公司,起薪基本与美国持平,在50到90万港元之间;而工程类的工作,起薪一般只有10到20万港元强。所以,香港不是个适合搞实业的地方,除非你有超牛的关系。
由此看来,在香港搞金融似乎很好,很有家的感觉又很有优越感。但是,亚洲的金融市场比美国小的太多,所以金融公司在亚洲的盈利能力普遍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因此,在亚洲,通常无法拿到与美国类似的分红,对于hedge fund,proprietary trading之类的纯以绩效说话小公司更是如此。当然,如果你没有成为亿万富翁的野心,老老实实的混下去也足够了。
在香港从事教职也是个很好的选择。为了吸引人才,香港的大学开出的工资很有吸引力,正教授能够到200万每年。但是,香港的科研环境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而且香港的大学更喜欢从美国的名校招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教授,所以,这条路并不好走。香港是著名的避税天堂,个人所得税最高不超过15%。
香港的公共假期很多,既有中国的春节、国庆节,也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香港的公司一般也有每年15到20天的年假。但是金融类公司一般上班时间很长,每天12个小时以上并不鲜见。
B、国内
国内的起薪差别很大,极少数牛人可以拿到50万以上的年薪,但大多数人的起薪在4万到10万元之间。除了国际化投行和中金等少数几个大鳄,大多数金融公司的起薪也很难超过15万,即使有海外留学的背景,也一般不会为你开出更高的价码。国内金融公司的分红比较慷慨,好一些的第一年就能够达到一年工资的水平。
国内的金融市场远远大于香港,机会也远远多于香港,如果能混出头,前途将不可限量。不过,在美国与香港市场上的流行做法在国内不见得能行的通,选准一个合适的回国时机很重要。国内教职起薪很低,官僚气氛重。虽然近些年都在加大对高校的扶植,千人计划等等也搞得如火如荼,但这些基本针对已经在美国混出名堂而想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的人,不适合初出茅庐的新人。
国内税负并不轻,虽然对于一般收入者,税率低于美国,但考虑到美国有相当的退税空间,实际税负反而比美国略重。
国内的假期相对较少,新人的调休假一般少于10天。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很多金融类公司的员工通常在周末也需要加班,并不适合享受生活的朋友。
C、美国
美国本科生起薪在4万美元左右,硕士为5万,博士为6万。如果是名校毕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1到2万。顶级名校的博士可以拿到10万,超过10万的毫无疑问就属于高薪阶层了。
美国是工程师的天堂,搞工科的人在美国的起薪基本与金融界持平,差别只是分红少,升级慢。
由于起薪是一个人挑选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无论是香港还是国内,工程界的起薪都无法达到美国哪怕一半的水平,所以搞工科的人很少回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工科升职较慢,前几年都是在打杂,即使非常顺利,几年之后步入高职,也往往已娶妻生子,基本上在美国定居了。这种生活模式,是中国留学生最典型的模式。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但美国金融界的起薪并不明显高于工程界。
不过,由于美国市场太大,钱太好赚,金融界的分红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在好的年景,即使刚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也可以得到与年薪几乎相等的分红,而老员工的分红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对于美国非常普遍的hedge fund,proprietary trading,private equity等等小公司,模式更加灵活,还常有按照挣的钱提成百分比的模式,高可至50%。对这一行非常有天赋的人,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几百万的分红,这样的造富之梦是其他行业不可想象的。当然,必须指出,美国金融界并不好进,即使进去90%也只是打打杂,按部就班。所以,造福之梦对于绝大多数人也只是个梦而已。
另一条非常普遍的路是教职。博士毕业后当教授,相得益彰,正体现博士的价值。但是,美国的教职并不好找,一般某个学校的博士只能找次一个档次的学校的教职,而超一流名校的教职,非超级牛人就不必想了。当教授的收入不高,但学校的生活相对简单,日常支出较少,自由度高,并且在社会上很受尊重,所以适合喜欢搞科研的人。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虽然在发达国家里不算高,可也相当可观。20%以上的联邦税是每个人都要交的,另外还有州税、城市税。在纽约、芝加哥之类的金融大都,总税率可以到40%以上。
美国是个注重生活质量的地方,公共假期10天左右,一般还有15到20天的调休假。大多数工程公司过的是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金融公司相对累一些,但是除了少数比较{{BANNED}}的,一般工作时间不超过每天10小时。
2、就业生存状况之 物价及房价:
A、香港
香港的城市布局非常集中,造成了与中环靠近的区域房间很小,房价很高。在香港,90平米以上的房子就属于豪宅了,一般人是不敢想的。普通人家多是住50多平米的房子,甚至30平米的房子。以60平以下的房子为例,均价多在6、7万港元每平米。而香港租房的成本也很高,一般5、60平米的房子月租在15000上下,超过100平米的房子月租一般高于30000。但是,香港的小区配套设施很完善,近几年新建的小区,都带有不错的会所,里面常有运动场、健身房、棋牌室、游戏厅、K歌房等等设施,供住户免费或以很低廉的价格使用。
B、国内
经过几年的疯长,国内大城市的房价已基本赶上了美国的二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房价,以距离市中心半小时车程为例,均已达到或超过2万元每平米。而国内的租房价格相对低廉,一套90平米,位置一般的房子,一般3000多元每月。但是,国内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除了个别的价格不低于纽约、香港房价的高级小区,一般都只是一个住的地方而已。
C、美国
美国的肉类食品很便宜,蔬菜却很贵,一斤(美国论磅,方便起见,换算为斤。1磅大概0.9斤)西红柿可以卖到两三美元。想了解美国的肉菜价格,可以逛逛国内的沃尔玛、家乐福之类,价格与美国相仿。香港的肉菜类介于美国与内地之间,有类似于美国的超市,也有国内很常见的菜市场。
三地的服装、电器等等价格类似,名牌产品国内通常更贵些。但是在国内和香港可以买到的地摊货在美国基本买不到。
美国的服务业成本很高,出租车、理发等等的价格通常是国内的近10倍,餐馆的价格也通常是国内的四五倍。香港的服务业成本基本在美国的一半左右。综合来看,不考虑房价因素,三地的物价水平可以近似为美国:香港:国内 = 3:2:1。
除了纽约、芝加哥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市中心区,美国的房价并不高。如果要购买,基本上20万美元就可以在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买到不错的别墅。但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中心的房价很贵,90平米左右的公寓也要50万美元以上。在美国租房的价格因城市而异,差别很大。以90平米的公寓月租为例,一般的二线城市只要1000美元以内,在华盛顿、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市区则要2000美元,纽约市区要到3000美元以上。
3 、就业生存状况之生活及其他:
美国的空气质量普遍很好,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很干净。美国还是一个现代文化很丰富的国家,电影、音乐、游戏等等都引领潮流。美国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有家的感觉。华人在美国的人际圈子普遍比较小,呆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无聊。还有一点,美国的食物以快餐为主,喜欢美食的朋友会大失所望。
A、香港
香港的大陆人很多,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很多有共同语言的朋友。香港与大陆一水之隔,联系起来也非常方便。香港的食物属于粤菜系,有一些川菜馆,但很难找到北方的菜系。香港有很大的自留绿地,居住的人很少,也没有除旅游业外的任何产业,很适合周末出游爬山、冲浪、吃海鲜,应有尽有。香港的交通非常方便,公共交通系统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对于多数人的居住区域,一般上班地点在半小时以内可达。
在香港居住7年以上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享受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双免签政策,很适合喜欢旅游的朋友。香港的缺点同样明显,居住环境过于拥挤,文化基本属于快餐文化,而且处于落伍的边缘。社会上主要以粤语为主,北方人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B、国内
国内是最有家的感觉的,而且对于在国内接受过本科教育的人,朋友圈子也基本集中在国内。朋友多、发展空间大,优势明显。国内的缺点已为很多人诟病,比如居住环境拥挤、空气质量差、食品不安全、网络不自由等等。不再多说。其他比较的角度比较初级,比如入职收入,假期等等。
C、美国
美国的人际关系简单,公众的普遍素质较高,而且不排外,很容易融入美国社会。美国出游方便,机票、住宿、租车都很便宜,很适合喜欢旅游,并且喜欢大自然的朋友。如果愿意,周末带着家人开个把小时,都能够到达充满清新野趣、远离人烟的处所。而且,周围通常有很人性化的设施,可以供你取水、加油、用餐、休息。
中美生活状况对照表美国中国拿到10年工作经验的年龄37岁左右33-35岁左右平均结婚年龄33-35岁左右25-28岁左右平均可选择对象范围可选女生少,可选男生差不多比米国多100倍身份绿卡要等到35岁10w人年京沪应届生马上拿集体户口住房买房不贵,租房贵租房便宜,买房离谱开车很便宜,无所谓车价油价都偏高,国产便宜吃饭肉便宜,菜水果超贵蔬菜水果便宜恩格尔系数(吃饭/月消费)10~20%~50%生活租房同居,租房结婚两极不买房选择多,买房苦衣服简单,成熟材料好花样多,外牌贵体力劳动外包服务业 (厨师保洁等)工人均4w$/yr(基本自己作)工人均4k$/yr(自己不用作)要娃平均1.5个,平均35岁要平均1个,平均30岁要社会华人少,西人敬而远之华人社会亲朋多,语言方便自我实现适合高智,能成功道路较少适合高情,发展道路多兴趣发展主流文化是西文,需要融入中文兴趣主流西文不稀罕政治权利华二代才有,1代没戏有戏但很难,人多预期未来30年平均家庭收入预期30年后收入6w$->4w$预期30年后家庭入10w->20w
4、就业生存状况之选择了不同的国家,就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A、香港
香港特别适合的人:俩IT民工,高智商低情商,没有向上企图,喜欢西方式生活方式的,美女
香港特别适合的人:非工程教育行业,高情商,有向上企图,喜欢中国式生活,不苛求买房
B、中国
中国适合高情商,智商影响不大,2个人工作养1娃,生活较丰富,向上机会多但需特别努力
中国适合吃菜吃水果,适合租房不适合买房(租售比=2%的情况下),适合买国产车,适合男生感情折腾,女生不如国外好成家
C、美国
美国适合高智商低情商,1个人工作养lp+2娃,生活比较平淡,向上机会较少
美国适合吃肉,不适合吃菜,适合买房,适合买名车,适合稳定的家庭生活,女生容易成家
比较而言,中国最突出的问题是,攒钱买房的话,生活质量低下(恩格尔系数多~50%)其次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剧烈变革,贫富分化情况下,仇富严重,尊重和平常心不足好在中国的两个突出问题,都是心理层面的,客观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突出的劣势。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