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10:50发布
2007政治考研真题及其详解
2007政治考研真题及其详解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及答案详解——选做题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只按第Ι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材料1 截止2005年底,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2000亿桶,其中中东地区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2%。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的5个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位于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 材料2 二战后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定,旅游管理考研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其中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而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则整整打了8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更是牵动了整个世界。时至2003年3月,美、英又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2006年7月,黎以之间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至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从未间断过,军事政变、内战和恐怖暗杀等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可以说,在战后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 结合地图和所给材料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答案要点】(1)从地图中可以看出,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为中东地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便利。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及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的咽喉要道都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必然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场所。在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冷战后,美国更是将夺取中东控制权视为其“世界新秩序”的重要一环。(2)中东地区是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心,是西方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供应地,这里的能源运输线是西方的“生命线”。因此,谁控制了这一地区,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的命脉,进而左右国际关系的进程。(3)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也是影响中东稳定和发海文考研展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总体国际局势与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此题要求考生结合地图和所给材料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标准答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结合地图,从中东地区所占据的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材料2,从中东地区对世界能源的贡献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材料3,从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提示:主要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课本的知识组织答案,重点注意答案的全面性。选做题Ⅱ: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答案要点】(1)和谐世界并不是无矛盾的世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海文钻石卡视频个方面,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我们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文明都是这个统一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在竞争中共存;任何文明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要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科学和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注:如果考生从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可斟酌给分。(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它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是一种和平、开放、合作、和谐的发展,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道路,是大国崛起的一种新形式。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和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对任何国家、地区或集团构成威胁。相反,它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辩证法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原因。标准答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指明和谐世界也存在着矛盾;其次,阐述和此题有关的辩证法的观点;最后,分析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原因。答题提示:从辩证法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原因。第二问,要求考生阐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主要从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两大学考研个方面进行阐述。答题提示:主要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课本的知识组织答案,重点注意答案的全面性。
最多设置5个标签!
2007政治考研真题及其详解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及答案详解——选做题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只按第Ι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材料1 截止2005年底,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2000亿桶,其中中东地区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2%。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的5个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位于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 材料2 二战后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定,旅游管理考研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其中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而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则整整打了8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更是牵动了整个世界。时至2003年3月,美、英又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2006年7月,黎以之间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至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从未间断过,军事政变、内战和恐怖暗杀等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可以说,在战后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 结合地图和所给材料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答案要点】(1)从地图中可以看出,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为中东地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便利。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及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的咽喉要道都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必然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场所。在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冷战后,美国更是将夺取中东控制权视为其“世界新秩序”的重要一环。(2)中东地区是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心,是西方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供应地,这里的能源运输线是西方的“生命线”。因此,谁控制了这一地区,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的命脉,进而左右国际关系的进程。(3)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也是影响中东稳定和发海文考研展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总体国际局势与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此题要求考生结合地图和所给材料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标准答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结合地图,从中东地区所占据的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材料2,从中东地区对世界能源的贡献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材料3,从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提示:主要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课本的知识组织答案,重点注意答案的全面性。选做题Ⅱ: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答案要点】(1)和谐世界并不是无矛盾的世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海文钻石卡视频个方面,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我们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文明都是这个统一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在竞争中共存;任何文明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要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科学和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注:如果考生从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可斟酌给分。(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它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是一种和平、开放、合作、和谐的发展,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道路,是大国崛起的一种新形式。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和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对任何国家、地区或集团构成威胁。相反,它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辩证法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原因。标准答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指明和谐世界也存在着矛盾;其次,阐述和此题有关的辩证法的观点;最后,分析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原因。答题提示:从辩证法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原因。第二问,要求考生阐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主要从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两大学考研个方面进行阐述。答题提示:主要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课本的知识组织答案,重点注意答案的全面性。
一周热门 更多>